(四师总医院 高晨 仲欢)当新一轮疫情发生后,在可克达拉市人民医院产科有这么一群人,她们默默坚守在迎接新生命的“第一线”,她们是母婴生命的“守护神”,一声清脆的啼哭,宣告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医生的一句母子平安,让全家人紧张的心充满喜悦。
8月30日清晨,在可克达拉市人民医院,一场惊心动魄的孕产妇妊娠“接力赛”正在打响。8:10分,一辆从68团疾驰而来的救护车打破了可克达拉市的宁静,当救护车驶入人民医院后,车上的陪护医生高声喊到:“快呀!孕妇马上就要生了,实在坚持不住了”。这时正在急救中心值班的曹宏医生与护士王海立即将孕产妇转入过渡病房,并向随车医生和产妇家属仔细询问孕产妇的情况。此时的孕妇已进入临产状态,情况十分危机。值班护士王海一边协助医生处理产妇,一边安慰其丈夫焦躁的情绪。与此同时,医生曹宏很快联系上了正在住院部产科值班的副主任医师丁林。说时迟,那时快,丁林医生与产房助产士仲欢快速赶到急救中心过渡病房,她们认真查看了产妇情况,发现产妇宫缩很紧,胎膜羊水已破,婴儿的头部已露出来,情况十分紧急,当丁林医生得知孕产妇前一天已在团场做了核酸,一切正常,于是果断作出决定,由急救中心护士立刻为产妇采集当日核酸并迅速组织人员将产妇送入住院部产房。进入产房的那一刻,助产士们一刻未停,技术娴熟地为产妇接生,由于处理及时有效,9:13分,一个3.6千克重的男婴顺利生产,母婴安全,待两小时后的紧急核酸结果出来后,大家这才算松了一口气。
这位产妇叫叶尔哈尼.努尔巴,哈萨克族,今年28岁,此胎为二胎,丈夫肯吉尔古尔.小别克木汗是一个牧民,疫情期间,由于出门不便,丈夫和妻子就没有太在乎孕产期的事,30日早上天不亮,妻子突感不适,腹痛剧烈,难以忍受,丈夫立刻拨通了68团医院的值班电话。接到求助后,院长当即将情况向团场疫情防控指挥部进行了报告,经与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请示,不到一个小时,救护车开到了叶尔哈尼.努尔巴家门口。为了确保孕产妇的运送安全,院里派出一名有经验的妇产科医生陪护前往。“这个孕产妇转送得非常及时,晚半个小时,孩子就可能生在车上了,那就太危险了”,救护车司机李师傅说道。
看到母婴都安全了,产妇的丈夫紧张的情绪放松了许多,他怀抱刚刚出生的儿子激动地对医生丁林和助产士仲欢说道:“太感谢你们了,老婆孩子都安全了,我们一家人都放心了”。
说来也巧,8:50左右送来的还有一位孕产妇叫邓岩(化名),今年29岁,8月1日这天她独自一人从伊宁市来到66团看望妈妈,受疫情防控期间静态管理影响没能回去,丈夫和他的大儿子均在伊宁市家中。这位孕产妇已经孕39+4周,突然出现流血现象,便与母亲驾驶私家车一路“绿色通道”来到了可克达拉市人民医院,当进入急救中心后,医生护士很快对她进行了入院前的核酸采集等紧急处理,并立即安排进入过渡病房,9:30分,刚忙完接生叶尔哈尼.努尔巴走出产房的丁林医生又再次返回急救中心过渡病房,认真询问病史、下医嘱,待2小时紧急核酸出结果后,产妇被安全顺利转移到住院部产房待产,在助产士及产妇的共同努力下,下午17:20产妇顺利产下一个健康女婴,母婴安全。当产妇的母亲见到自己心爱的小外孙女后开心得不得了,激动地说:“今天看到小外孙女出生,我们家又添了一个小宝宝,大家都很开心,谢谢你们了!”
母婴健康安全,是关乎每一个生命以及家庭、社会的大事。多年来,四师总医院秉承“患者至上,员工自尊,努力打造诚信医院”的办院宗旨,作为省级重点专科的四师医院妇产科,经过几代军垦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在伊犁州各族群众中具有较高的美誉度。它是第四师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承担着师市及州市高危孕产妇转诊及救治工作,产科成立了重点专病医疗组,制定院前急诊急救预案,对接诊危重孕产妇,实行急救转诊绿色通道,保证急危重症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进行。同时实施了多科室分工负责,责任落实,确保分娩过程中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理。
在抓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医院努力做好孕产妇的急救收治任务,尽管受疫情影响,可克达拉市人民医院产科仍有住院产妇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