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调整作息时间。调整工作班次和工作时间,尽量避免高温时段进行露天室外作业。气温达到 35℃以上时,严格实行“做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
改善施工现场作业环境。作业场所采取有效的通风、隔热、降温措施,尽量减少高空及深基坑作业。为一线施工人员配备透气性好的安全帽350顶、毛巾758条、清凉油209盒、藿香正气水446盒等必要防暑降温用品,送绿豆汤78次。
加强一线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管理。核查5900余名一线作业工人健康状况,从严把关年龄,对男性超过60周岁、女性超过55周岁工人及时调换岗位。
加强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符合标准、满足防暑降温需要,检查工地食堂23处;工地现场、生8活区要及时清除生活垃圾,定期灭杀蚊蝇,防止引发传染性疾病,开展环境消杀1400余次。
加强现场防火,严格动火审批。加强对现场动用明火的监护;宿舍区临时用电应确保绝缘可靠,宿舍内应配置独立漏电、过载、短路的保护装置。全面检查施工现场和生活区的防火安全和消防设施,发现隐患10处,整改10处。
增强作业人员防暑降温意识。组织开展防暑降温与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教育5场次,组织高温天气防暑降温知识培训3场次,增强高温天气预防中暑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急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