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两梦,不忘初心本期模范访谈将与你一起探寻丁国的逐梦之路
梦想
“城市守护者”的逐梦之路
(通讯员:黄庆)今年,可克达拉市7岁了。这是每一个兵团人“梦想照进现实”的奋斗史。可克达拉的华丽绽放,离不开诸多的“城市守护者”。
该市“第四届‘感动师市十大人物’”镇江路派出所所长丁国也在其中。
“您在工作中怎样将责任转化为平安成果?您作为‘城市守护者’是如何看待对下一代‘守城人’的培养?”
逐梦
- 融入骨子的理想
“我的老指导员李质龙、我的父亲,他们用一辈子传承 ‘亮剑精神’、建设团场,建设好家乡,这是融入我血脉的理想。”面对记者的提问,丁国一言一语不紧不慢,娓娓讲述他的平安故事。
1999年,27岁的丁国退伍进入四师公安队伍。工作至今,他始终坚守着自己在一线的信仰——“平安无小事”。这些年他先后获得个人嘉奖20余次。
2018年,47岁的丁国,扛起可克达拉市平安建设从零开始的重任。从3名民警到百余名民辅警。如今,1个派出所、9个便民警务站、4个社区警务室、1个铁骑中队成为环绕可克达拉的平安“彩虹”。
经济案件多、讨薪矛盾多、安保任务多成为“创业初期”的难关,丁国有了“三多所长”的绰号。
匠人
- 诠释“工匠精神”
2017年12月,霍城垦区公安局成立经侦侦案组,丁国带领有限警力,开展霍城辖区内的经济案件工作,他勇于提出意见,根据自己的思路成功侦破雒某诈骗1504.75万元和艾某诈骗1220万元的案件,侦破某团“钱来钱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案金额178万元。
“我们在雪地里扎帐篷,帐篷底下全是冰和雪,脚底都是泥,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多月......”在最艰难的战“疫”中,丁国带领着一百余名公安民辅警“逆流而上”,不仅保障了城区群众生活秩序平稳,还开通生产保障“绿色通道”,护送重点地区生产物资往来车辆,保障了工业园区工厂生产不降,被兵团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个城市的温度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上。丁国积极探索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新方式 、创新开展农民工讨薪维权工作。一年来,镇江路派出所受理讨薪案件近百起,单笔最高追回40余万,累计追讨欠薪350余万,成为农民工贴心的“娘家人”。
传承
将短暂无限延长
“中亚湿地”“绿色原野”“丝路绿城”,这些称呼是可克达拉的一张张旅游“名片”。丁国紧盯夜游、夜娱 、夜食活动区域,统筹警力,有效盘活夜间警务,实现夜间警力不减、标准不低、效率不降,违法犯罪类警情、刑事类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3.9、6.4%。“‘孩子走丢不担心’这是我最想向游客家长承诺的。”丁国道。
朱雀湖是可克达拉的网红打卡地,这里丁国组织的“向阳服务队”,他们向行动不便的老年游客开通“招手停”服务、总结针对走失小朋友的寻找和处理机制、“拉车门”防盗提示......工作舞台成为传递敬老爱老、护童爱童、排忧解难、呵护出行的“窗口”,斩获“自治区便民服务先进集体”“可克达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表彰,荣立“兵团公安机关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集体二等功。
“碰撞时产生的火花绚丽而短暂,只有将这份短暂无限延长才有意义!”话语间,丁国坚毅又笃定:正是有了传承的精神,才使得我们公安事业后继有人。
激励
同心奋进谱新篇
正是青春璀璨时,最美风景正前方。丁国表示,作为一名公安民警,能成长为一方“模范”,我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正是有了国家对兵团的发展政策,有了可克达拉的大发展,有了四师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飞速发展,才有了我们公安民警成长成才的空间和舞台。
一字一句,丁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地诠释了公安民警的“工匠精神”,也展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兵团人牢记殷殷嘱托,同心奋进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