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详细内容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多措并举开展法治培训,全面夯实法治之基
发布:2022-03-16 来源:第四师司法局  作者:包心怡  编审:可克达拉  浏览量:1736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深入开展“群众法治大培训”工作,用法治沁润人心,以法治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平安师市、法治师市建设,努力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适应兵团维稳戍边使命的职工群众队伍。

一、紧扣主线、夯实基础,实现职工群众培训系统全面

发挥集中培训“前沿”学习阵地作用

充分发挥培训教育“集中点”功能,采取小班制、多点位、集中训的方式将培训全面铺开。全面整合教学资源,按照“党校教师+专业人员+社会力量”搭配的方式选配授课师资,紧贴实践实务,组建78人优秀讲师团。各团场建立各团人员信息库,实行混合编班,确保做到全员培训。截至目前,全师已举办为期15日的培训班580个,培训职工群众1.8万余人。

发挥参观见学“外延”学习阵地作用

为促使法治服务更贴需求、教育培训更贴实际,师市从创新培训形式、精化培训课程、充分利用文化阵地等方面着力,全面推动实现依法治理、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一体贯通。邀请职工群众参观师市规划馆、廉政教育中心、观摩团场文化书屋、大学生创业园、美丽庭院、法治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深入师市行政服务大厅、法律服务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的服务需求。

发挥智慧媒体“线上”学习阵地作用

坚持线上线下结合组建15人“新媒体”制作团队搭建媒体矩阵,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形成“共振”效果,协同放大“群众法治大培训”宣传。针对部分居住在偏远散地区的牧民行动不便的职工群众通过“钉钉”APP开展线上培训班,实现学习全覆盖68团78团开展线上微普法;普法守法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合力推广转发说法短视频、视频课,为师市法治培训提供“云助攻”

二、创新形式、借力借智,实现职工群众培训入脑入心

“固定+配送”,宣讲队伍建设呈现专业

师市讲师团以师、团、连三级联动模式,将优质的政策法律、科学技能、文化知识送到基层。创新组建师市公检法司“金牌法治宣讲员”队伍,职工群众带去一批精品课程不同层面的师资构成了“专业与特色”“学理论与接地气”相结合的教学队伍。截至目前,讲授法律、技能、文化等课程320场次受教育群众10000余人次

“必修+选修”,培训内容凸显灵活

以提高职工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学法用法的能力水平为目标,针对不同群体“量体裁衣”,根据电信诈骗多发、冬季道路交通事故频发、违法贩毒吸毒易发的实际现状等设置专项法治课程进行猛攻,有效减少职工群众因不知法、不懂法、不用法引发的违法恶性事件。师市机关各部门密切配合,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涵盖必学篇目的基础上,拓宽培训内容,重点加强红色爱国教育和国语教育,与时俱进将现代化农业、科技和文化融入培训,形成66堂培训选修课。

“课堂+实践”,培训方式展现多样化

采取体验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方式,举办职工群众现身说法电视报告会。特邀全国优秀调解员沙拉古丽·加马力白克、全国残奥会铁饼项目金牌获得者那斯尔和10名电信诈骗受害职工群众为主角讲授,以真实事件为切入点进行讲,制作现身说法锦集巡回展播;举办师市法律知识竞赛,通过初赛、复赛选取优秀队伍参加决赛;在原有“法治在线”栏目的基础上,邀请职工群众谈法治,推广培训新做法

三、学做结合、资源共享,实现职工群众培训长效常态

(一)建立激励机制,确保“学得好

师市建立奖励机制,各培训班每5天评选1名“学法积极分子”,每期培训班结业时通报表彰、发放荣誉证书及奖品,“比学赶超”的势头在职工群众之间悄然兴起。

(二)建立考评机制,确保“认真干”

师市将法治培训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作为评定团场、部门法治建设的重要依据同时注重对教师的考评将学员接受能力纳入课程设置考量因素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参培训学员对授课内容的学习兴趣、学习成效作风养成等方面进行考评。勤下基层听取职工群众意见,不断优化培训课程培训形式,切实提高培训教育水平。

(三)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能常学”

师市计划于2022年4月开展实施“助力法治建设·全民尊法学法”年度学法培训活动,依托师市集中培训中心及师市党委党校等教育培训场地,全年开展法治培训。师市党委依法治师市办、政法委、司法局联合制定“师市法律师资培养计划”,派年轻工作人员为职工群众授课,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将法律法规融入培训中,培养年青干部宣讲能力。

下一步,师市将进一步按需施教,分类施策,高质高效推动培训工作全面落实,切实提升广大职工群众的法律意识,为平安师市、法治师市建设筑牢坚实的法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