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江玲
“真的太感谢了,不用复印那么多资料跑来跑去,在这里半个小时就将契税、维修基金、水电燃气手续办完了,你们的办事效率真高!”说这话的王铮女士目前在伊宁市友谊医院工作,也是从四师走出去的人,看到四师的发展变化如此之大,就在天一城买了一套房,准备退休后定居可克达拉市,这是她前不久办完购房手续后对师市政务服务大厅的评价。
用爱心管群众小事
用心学党史,用情办实事,随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师市政务服务大厅从上到下掀起了办好每一件为民小事、切实为群众解决难题的热潮。“这不,着眼办事群众的实际困难,我们相继推出了‘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帮办代办’等多项便民举措。”公安窗口首席代表贾凤杰说。
民之所愿,行之所往。人社局窗口积极组织开展“电话传真情”活动,向2100名退休人员答疑解惑社保咨询;在政务大厅内开展部门联动,及时掌握辖区内新增人口参保信息,确保应保尽保;公安窗口推出缴费方式多样化、身份证照片“多拍优选”、身份证业务“跨省通办”、现场打印业务受理材料、电话查询服务、延时服务、“学法减分”宣传、“一次告知”等8项“我为群众办实事”便民利民措施,从日常的点滴和每一次服务群众的“小事”展示政务人员的形象。
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把“等群众上门”为“送服务上门”……领导带头、窗口跟进,党员主动、群众行动,在政务服务大厅,“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正以解决“民生小事”的方式走深走实。
用热心理企业烦事
“以前来政府办事,要么跑多个部门,要么反复提交材料。现在只要在一个窗口办理,一次就能办成,真的太方便了。”宏远集团公司第十六工程部徐明霞拿到施工许可证后由衷地说。徐女士的“少跑腿”得益于师市政务办增设的“并联审批”综合窗口。
一张蓝图、一窗申报、一事联办……尽显政务办一心为企的务实情怀。80个窗口从细处着眼、小处入手、难处着力,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数不胜数的“烦心事”一一化解,让企业感受到政务办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可喜变化。
——整合企业开办专区。持续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实现全程网办和注销登记便利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将登记注册5个环节优化为3个环节。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不少企业和个体在此经商办企业。师市现有市场主体11684户,注册资本472.1亿元,从业人员40617人。
——组建项目审批专区。推进工程项目“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变“线下反复沟通”为“线上限时协调”。截至目前,通过“一张蓝图”系统论证项目16个,落实区域评估成果项目65项,精简审批事项7项,压缩审批资料61个,申报材料共享率已提升至95%;平台受理并联审批项目295个,办结914件,并联率67%。
——建立企业融资专区。按照“市场主导、政银联动”的方式,依托“互联网+”,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全程服务企业融资贷款,实现金融机构同步跟进两日办结,目前已办理抵押登记业务5246件,融资金额达5.26亿元;与可克达拉市商业银行开展“税银贷”,累计为3户企业放贷926万元。
——组建水电气服务专区。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中对水电气报装审批、接入施工及水电费缴费的实际服务需求,建立综合窗口,实现“一窗申报、一事联办”,办理市政报装项目14件,为提升服务时效打下了良好基础。
——精心打造自助服务专区。先后在政务大厅添置了征信查询打印一体机、税票开票机、购票机、社保查询机、不动产查询机、不动产证自助打印机等自助设备16台,让企业和办事群众体验到了更加方便、高效、智能、便捷的政务服务,同时也让行政审批每日事项办结率提高了30%。
“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工作制度,让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实实在在享受到温馨、热情的高质量、高效率服务。
用真心解群众难事
“我来公积金窗口办理支取时,已到中午下班时间了,但是窗口人员还是热情接待了我,承诺不办完不下班,前后不到十分钟就办完了手续。”六十六团办事群众彭华欣慰地说。
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医疗、住房等“小问题”往往连着“大民生”,“小细节”可以成就“大幸福”。通过在大厅设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征集意见箱,政务办及时了解群众的“困难事”。通过推行政务服务大厅“工作日午间不休息、双休日不间断”等服务模式,让政务服务更有速度、更有温度……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税务窗口变传统的“柜台式”服务为卡坐式、敞开式服务,实现企业和服务人员面对面、“零距离”交流,解决纳税人申报中的各类问题358次,解答各类税费咨询890次,为纳税人开展税收政策宣传900次。组织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青年突击队,积极落实10个方面96项办税缴费便利化措施及164项细化举措,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人社局窗口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与群众观念,加班加点审核金保工程提交的办证申请,已完成441个《就业创业证》审核;做好线上失业登记,定期核实失业人员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做好169名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审核,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难事”。
用诚心办群众实事
“原本以为办理营业执照,除了刻制公章外,还有税务登记和银行开户等事宜,至少要几天才行,没想到我一次就把这几件事都办妥了,真是太方便了。”办理注册登记的樊洁说。
服务无小事,服务无终点。政务服务大厅的窗口虽小,但群众的感受却是最直接的,它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廉洁高效、亲民便民的窗口形象。
除了“面对面”倾听民意,更有“键对键”汇聚民声。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布了《政务办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征集“我为群众办实事”意见及建议的公告》,从服务效率、服务态度等13个方面征集意见9条;制定《政务办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深入窗口调研,聚焦群众办事难点堵点,梳理了11项办实事清单,目前已全部完成;为解决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堵点难点问题,梳理首批44项“跨省通办”事项清单,目前已办理百余件;编制师市“网上办”事项清单,13个部门、1045项可实现网办,网办率达到51%;组织事项梳理专班,对高频事项进行梳理,推出了第一批493项政务服务“师市通办”清单,形成梳理、推进、督查、问效的闭环状态,确保工作件件有宗、环环相扣、落实到位。积极推行便民措施,做好新开工项目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收取及返还工作。截至目前,共为71个开工项目的农民工出具工伤保险缴纳证明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纳证明,已收取保证金2123万元(保函319万元);对群众的紧急求助,做到依法受理与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相结合,诚心为群众办实事3000余件。
一件又一件实事的办成,一个又一个难题的破解,正是学史增信、学史力行的生动诠释。随着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推进,师市政务办将通过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精准对接发展所需、企业所盼、民心所向,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