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详细内容
徐作怀:余热未尽献 老骥不偷闲
发布:2020-09-05 来源:李惠  作者:伊犁垦区报  编审:admin  浏览量:470 

在四师军垦路社区,有一位老人,退居二线后,认真践行“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就是曾多次获誉兵团、师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的师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徐作怀。

今年70岁的徐作怀,于2008年从第四师伊犁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工作40年来,他深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退休后就加入师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为一名不拿报酬的“编外讲师”。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徐作怀把平时用来宣讲的资料进行了充实,并利用假期到团场、社区和企业,把因受疫情影响中断了的宣讲活动继续下去。

“我们不要忘记曾经走过的岁月,就像列宁说的,不要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无数先驱为了党、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功劳绝对不能忘记,我们要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教育下一代,来传承我们的红色基因。”徐作怀说。

徐作怀对教育工作有着特殊的感情,这缘于早年他曾经担任过团场学校的教师、校长。成为“五老”宣讲团成员后,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到学校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其中,雷锋精神是他必讲的内容。他把精心收集到的50多幅雷锋生前的图片制作成卡片,向学生讲述雷锋故事,叮嘱他们传承雷锋精神,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教会了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用普通话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

12年来,徐作怀先后深入师市中小学校,围绕信仰、信念及信心对学生进行宣讲。他收集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图文资料,整理了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一百位先烈人物的资料,讲述伟人、英雄的故事。他还用“国家名片”“方寸世界”等独特的集邮文化,向学生们展示新疆巨变、民族团结、兵团精神、风土人情、民族习俗,开展热爱家乡、热爱兵团的宣传教育。

“从我到这个学校来,老师一直教育我们要将兵团精神发扬光大,尤其是在听了徐爷爷讲述的亲身经历后,我更加感受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要好好学技术,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伊犁职业技术学校97级幼师班学生塔拉哈提·米茹外提激动地说。

为扩大宣讲的覆盖面,2010年起,有着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理论实践的徐作怀,以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和发挥兵团特殊作用为宣讲重点,把受教育范围从学校延伸到了团场、连队、社区、街道和企业。他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丰富宣讲内容,先后完成了“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兵团事业新人”“我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成就”等主题调研,撰写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兵团精神、老兵精神、胡杨精神的宣讲材料,补充和完善了党性教育、宗旨教育等宣讲课题。他先后在师市和伊犁州进行了28场次的宣讲,听众达8000余人次。

“我听徐老的宣讲至少有5次了,他的宣讲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也坚定了我们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军垦路社区工作人员杨敏对徐作怀的宣讲深有感触。

2019年6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徐作怀围绕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矛盾调处和文明创建等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撰写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师市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正能量”专题宣讲材料。由于他的宣讲入脑入耳、打动人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国企改革全面推进,徐作怀被师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聘请为安全生产专题宣讲师,他通过调研和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管理法规,结合多年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的经验,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讲授安全知识。他还善于和青年职工交朋友,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增强青年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

共产党员不仅要讲奉献,而且要敢于直面困难和危险。徐作怀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年春节期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主动向军垦路社区请缨,到疫情防控第一线,连续40天吃住在办公室。他自制了《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简报,自费印制3000多份,又复印了500多份兵团党委老干部局《致兵团广大离退休干部的倡议书》发放给大家。在他的感召下,军垦路社区19位退休老党员参与到疫情防控战斗中来。

对于徐作怀在疫情防控期间挺身而出的举动,军垦路社区主任曹庆安很是敬佩:“我们社区有3409户8000多个居民,需要一个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在徐老的带领下,上百人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中来,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疫情防控中,徐作怀向军垦路社区党委提出成立楼栋临时党支部,并和5位支部成员许下了“用健康值守,为生命站岗”的承诺。他既是临时党支部书记,也是楼栋长和“指挥长”,40多天的时间里,写了满满两本“疫情日记”。他对队员们说:“只要能阻断病毒传播,再苦再累也值得。”这句话激励着大家无怨无悔地付出和奉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徐作怀一直行走在宣讲的路上,不言辛苦。他说:“让爱国主义、兵团精神在垦区大地深深植根、枝繁叶茂,就是我人生最大的乐趣。”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对于徐作怀来说,如何更好地传承兵团精神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