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霍彦萍)丁憬政委离开我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脑海里时常浮现出他的身影。特别是一踏入可克达拉这座城市,一提到可克达拉这个名字,就会自然而然想起他。
一碟花生米
我第一次见到丁政委是在2016年,那时已经是师长的丁憬来到可克达拉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调研,看完当时还比较简易的规划沙盘后,他与每个干部谈话,了解工作进展情况。说实话,那时候大家都没有建设城市的经验,心中都有点忐忑。我当时从团场来这个单位工作才几个月,心里更是没有底。
丁政委十分和蔼谦和,他对我说:“大胆说,说错了也不要紧,我们就是探讨。”听到这些,我打消了顾虑,认真汇报。丁政委听得很认真,还不时插话引导我发言。这次见面,让我感到他是一个严谨务实的人,更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调研座谈会上,丁政委说:“以后我要保证在这里办公的时间,同大家一起研究解决可克达拉的事情。”我们就在租来的办公楼里,给丁政委准备了一间办公室,办公室不大,一张办公桌,还有一张小会议桌,几把椅子。就在这间简易的办公室里,丁政委经常召集我们一起研究工作讨论问题,后来这个办公室的墙上挂上了可克达拉市的规划图、设计效果图。
记得有一次讨论朱雀湖的设计方案,从上午就开始了,快到中午时,大家的讨论还在积极热烈进行中,细心的公司领导看丁政委脸色不太好,问要不要休息一下,丁政委说:“老毛病了,每天到这个时候垫一点东西就好了。”那时候我们办公室楼下只有一家小商店,品种也很少,只买到了一点干果和一袋花生米,丁政委说:“你们也吃,大家都垫一点。”
后来这样的讨论会经常开,如果时间长、问题没有研究完,公司领导就会安排人员准备一小碟干果让领导垫一垫。丁政委的眼里只有工作,心里只有可克达拉市,他经常说:“我就是一个干活的命,人就要这样,走到哪里都要实实在在地干。”
一碗锅盖面
丁政委常说:“城市建设要靠项目,没有项目税收无从谈起;没有项目,城市建设不起来。要下大力气抓招商引资,悠悠万事,招商为大。”为此,师市领导经常带头挂帅外出招商。
经历过招商的人知道,出去招商是非常辛苦的工作。丁政委率队前往江浙考察招商项目,飞机、火车、高铁、汽车,一路上马不停蹄。在考察点每天要走很多路,丁政委走路快,我们几乎小跑才跟得上,所以出门都是穿运动鞋,一天下来都会觉得脚酸痛。每天都似乎看不到丁政委的劳累与疲倦,他总是轻快地走在前面。
这次跟着丁政委出来才明白,原来我们的招商活动只是推介并没有目标,更没有重点,才明白可克达拉城市需要建设一个好的工业园区,园区需要好的实体项目落地,而每一个项目落地都经历着这样的千辛万苦。
在镇江市丹徒规划馆和米芾公园,我们看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与特色。晚风习习,丁政委忽然说:“大家都饿了吧,这里不比新疆,吃饭早,还是要再吃点东西才会休息好,我带你们去吃锅盖面。”那一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锅盖面,至今难忘。走了一段路,丁政委带我们来到一个小巷子,在一个店面不大也不是很起眼的面馆里坐下。丁政委说:“锅盖面就要在街上小店吃才好吃。” (下转第2版)
这碗锅盖面寄托着丁政委对故乡的情结,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干部的关爱。
吃完锅盖面大家都赞不绝口,丁政委说:“我要回家看我老娘了。”大家都劝领导回家待几天,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但是丁政委就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匆匆回家一趟,第二天一大早又带着我们出发了。
留下一点白
有一次,丁政委召集一个工作会议,他说:“今天就研究一下水的问题。这个引水入城的理念很好,大家要想清楚怎么引、引多少——四条水系把水引过来,而且引水的工程挖这么深,怎么管理,你们计算过成本没有,这得要多少水?我们既要把绿化搞好,还要注意节约用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节约的就是赚的。我们做规划时要注意用好资源也要注意保护好资源,要给后面的人留下一点白,不要占满了。要把最好的地方留给后人,让他们把这个城市建设得更好。”
在这个理念的引导和倡导下,几经研究讨论,如何引水入城的问题找到了答案。迎宾大道道路中间只修了一条浅浅的水系。可以说,现在的可克达拉市到处可以看到水,但是都是浅浅的,温馨的,流动的,这个充满生气的城市里处处都是丁政委生态立市的理念。
在这个理念的启发下,沿着伊犁河修建的可克达拉大桥河岸最好的地段成了空白的地段,也就是我们招商引资留白的地段。丁政委说:“好地要养着,土地是最宝贵的资源,我们不能一上来就把好地给拍出去,有的客商就不是来投资的而是来抢占资源的,要善于辨别,把好卖的地拍出去,看似解决了资金问题,但把资源消耗光了。建设城市一定要注意留白,要算大账,把好地留给后人。”
这是何等的远见卓识啊,作为一个领导,不但俯下身子扎扎实实做好当前的事,而且立足长远,谋划未来。
去掉一个字
可克达拉市所有的建设项目在前期规划方案论证阶段,丁政委都会严格把关,在建设实施阶段也会亲自到工地上实地查看。
有一次,走到正在建设中的可克达拉大桥工地上,丁政委详细查看工程进度与质量,了解项目复工以后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当他抬头看到桥头上挂着“可克达拉特大桥”几个大字时,严肃地问:“你们说说这个桥为什么要叫特大桥?叫可克达拉大桥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要加一个‘特’字?这就是伊犁河上的一座桥,我们把它建好,即使目前在伊犁河上算比较大的桥也不合适叫特大桥,以后再建桥叫什么啊?”
经过丁政委的提醒,后来这座桥正式建成的时候去掉了“特”字,名字是“可克达拉大桥”,而且大桥上这几个字是著名作家王蒙先生题写,朴实自然。这件事让我再次感受到丁政委严谨务实的作风。
如今这座桥已经正式通车投入使用,每到夜晚,波光闪闪,斜拉大桥的轮廓如金字塔般在水中变幻着各种美丽的图案,这里也成了市民和各地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每当人们来到这里,都赞叹不已,都会提起丁政委在这里留下的一切。
丁憬政委走了,他留下了一座美丽的城,还有很多需要继续建设的美丽空白,还有这里的人们对他长长久久的思念,那思念就像伊犁河水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