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步入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酒三厂酿酒工房,就看见班长杨涛在生产现场忙碌着,他和往常一样正带着班员拌和母糟。都说人瘦筋骨在,杨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圆框眼镜下一双坚定的眼睛格外有神。看到笔者路过,他微笑着点头示意后,继续忙着手上的工作。
杨涛成为班长之前,曾在锅长岗位干了18年。从锅长到班长岗位的转换,一时间也让他倍感压力。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杨涛常到别的班组,与老班长们探讨自己在现场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抓一抓其他班的酒糟,感知母糟酸度、水分和活力,然后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通过谦逊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对比,他终于总结出了适应自己班组母糟的操作办法,不到半年就扭转了班组落后生产局面,获得了厂领导和车间各班组的好评。
2019年6月,为参加公司酿酒技能大比武,酒三厂召集酿酒车间全体员工进行酿酒生产工艺培训、酿酒理论专业技能考试。经过激烈比拼,杨涛在众多班长中脱颖而出,接任酒三厂酿酒大比武代表队(二十一班)班长一职。一同出战的还有酿酒锅长刘明明、锅手许建龙、现场操作工黄宗平和青年员工李宗熹。
刘明明在担任锅长的6年中,通过不断积累学习,从老锅长处得到真传,装甑工艺轻松上手,摘酒技巧信手拈来,搭档许建龙也是一位用心酿酒的青年。许建龙和刘明明2013年同时进厂,还是邻班,年龄相仿,兴趣相投,十分默契,在工作岗位中更是你追我赶,交接班时总会听到他俩互相报着自己班当天的生产产量,并且不忘为对方加油打气。黄宗平和许建龙在同一个班,负责现场操作,为许建龙装甑环节准备母糟。比许建龙年长几岁的黄宗平呈现出一副中年人的沉稳气质,踏实认真的行事风格使班长也对他高看一眼。如何应对母糟的各种状况黄宗平娴熟于心,最让大家佩服的是,他记忆力超强。李宗熹也是从入职不久的实习生中脱颖而出的青年员工。
杨涛看着班里的队员,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统一思想,确定目标,他在班内成员动员会上说:“在座的队员都是从车间各部位选拔上来的精英,我就借老领导的一句话‘有荣誉要争,有旗帜就扛’,我们大家一定要劲往一处使,拿出十倍百倍的精力来迎接这次比赛,为荣誉而战!”说完,他把从技术员那里找来的资料一一发给大家,让大家结合实际工作,充实理论知识。
磨刀不误砍柴工。二十一班成员总会在休息时间背诵竞赛资料,厂领导也经常到现场抽查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督促杨涛做好班子成员的思想工作,合理调节,循序渐进。车间积极抽调人员配合二十一班反复进行模拟演练,在实际操作中查找不足,培养成员之间的默契,通过查摆问题,提升生产现场管理、清窖养窖工作质量,为酿酒大比武做好准备。
时光匆匆,竞赛的日子眨眼而至,杨涛带着他的队伍奔赴属于他的阵地。这次大赛举办地点在酒四厂,杨涛首先随队到现场实地勘察,确定竞赛当天人员的布置安排。当晚,他与其他队员开碰头会,一步步抠细节,详细到每个队员的操作方法,哪一个步骤该怎么执行,哪一个环节该怎么结尾,他都一遍一遍确认。
参赛当天,在理论比赛阶段抢答环节,操作员黄宗平凭借丰富的理论知识,获得了高分,其他队员也毫不逊色,积极答题。一些队员因紧张出现差错,有了些许小遗憾,杨涛便及时平复大家的情绪,让大家以积极的状态继续比赛。现场操作环节,杨涛和队员们按照原计划一步一步实施。他带领大家有条不紊地上糟、摊晾、加曲、补浆、拌和、下窖……一场激情与汗水之间的较量在时间的流逝中很快落下帷幕,经酿酒大比武考核组综合评定,杨涛班组荣获2019年伊力特酿酒技能竞赛一等奖。
赛后,杨涛对大家说:“我有四次大比武参赛经历,唯独这次让我格外激动,带着大家一起为了集体荣誉而战的情景将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
术业有专攻,杨涛班组通过团结协作,不仅在技能大赛中为酒三厂争得了荣誉,同时也在酿酒班组间形成了很好的正能量辐射效应,充分见证了团结在生产一线的重要性。目前,二十一班队员已各自回归原班组,在酿酒车间各部位继续着自己的工作。相信他们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传帮带作用,一旦企业有需要,定会挺身而出,为荣誉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