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随着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打响,专职人民调解员同基层司法所并肩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司法所辅助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坚持调普结合,勇挑化解矛盾纠纷重任,在抗疫非常时期,义无反顾同司法行政干警携手对抗病毒,为居家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做好服务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我是党员我先上。
69团专职人民调解员汪萍荣,这个在基层奋斗20年的老党员,曾写过一篇名为“昔日求学众人帮,今日还钱报恩情”的新闻信息,该信息曾获得新疆新闻工作一等奖、伊犁新闻二等奖两项荣誉。退休之后,她主动跳出舒适的生活圈,毅然加入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当前,疫情防控处于攻坚期,还未接到下沉通知,她就主动要求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高强度、耗精力、磨意志的“苦差”并没有击垮爱笑的她,物资吃紧时,有社区老人因身体情况只能以流食为主,需采购牛奶,汪大姐忙前跑后,里外协调,解决了燃眉之急。小区谁家有个磕磕绊绊,只要汪大姐带着笑容出面,再冷的气氛都能回暖。她常说,我是党员,有困难就应该先上。
69团专职人民调解员汪萍荣大姐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
汪大姐的另一个好搭档冯永江,作为土生土长在69团6连的军垦二代,疫情防控以来,他主动向组织提出下连队,回到熟悉的6连,发挥厨艺特长,为连队(两委)抗疫工作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69团专职人民调解员冯永江和群众谈心谈话
在处理矛盾纠纷时,有些年轻的基层干部因缺乏经验,无从下手,他主动介入,充分利用熟悉本土优势,将学到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通俗讲解,有效避免矛盾纠纷升级。
居家休息,不少人眼看农忙季不能作活,情绪焦躁不安,不愿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冯永江得知后,在空余时间主动找职工群众聊天谈心,用他一贯的幽默化解了居家隔离群众的焦躁情绪。他常说,我是预备党员,有困难也应该先上。
抗疫责无旁贷,党旗永在心中。
英雄不仅仅存在于战争年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61团专职人民调解员颜金龙每天走上万步同61团和谐小区84户居民共同对抗疫情,30余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于情,1964年父辈就从武汉军区转业来到兵团,他是名副其实的军垦二代,于理,他是老党员,讲政治毋容置疑是首要的。61团盛产蟠桃,眼下,收获在即,居家隔离的果农们心急如焚,事态很可能进一步恶化,颜金龙及时向社区书记反映问题严重性,经向团疫情防控指挥部请示汇报,针对果园实际问题,在不影响疫情防控整体布局的情况下,允许采取合理措施确保果园有人浇水,蟠桃正常采摘外卖。此时事态得以控制,有效化解了因疫情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
61团专职人民调解员颜金龙下沉61团和谐小区,对进入小区物业消杀车辆,进行测温登记
小区有对夫妻带着孩子因疫情滞留在父母家中,居家隔离期间,女儿因琐事和父亲发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颜金龙向楼栋长了解情况后,及时上门调解,当事人态度强硬均表示无法继续同住,特殊时期,颜金龙马上会同社区干部及时向团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报请示,经研究决定,尊重当事人意愿,采取合理合法措施另寻房源分开居住,圆满解决了一起因疫情引发的家庭矛盾纠纷。
小区有一名70多岁的老人,性格古怪,常因执意下楼散步和社区干部发生口角,颜金龙留心观察,发现老人最近因为身体欠安加之缺乏家人沟通交流导致情绪不稳定,他及时向其家人沟通了解,主动上门疏解,安抚老人不良情绪,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
颜金龙时刻不忘调解员身份,抗疫期间,他明察秋毫,随时对疫情期间可能存在的矛盾隐患进行排查记录,并及时报告社区干部。他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因为每一次定纷止争、主持公平正义,颜金龙心中的党旗就愈加鲜艳。
坚守抗疫阵地,信仰就是力量。
77团,以高海拔、气候寒冷、优质的原生态旅游资源著称,专职人民调解员夏关云在基层(任职连队书记,连队调委会主任)一干就是30年,处理的大大小小纠纷数不胜数,退休后,老夏并没有闲着,他认为基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群众工作,专职人民调解员恰好给他提供了发挥余热的机会。
77团专职人民调解员夏关云在卡点值班
疫情开始后,老夏没有因为年长要求组织额外照顾,像年轻时他仍然冲在第一线,夜以继日积极参与团场网格值班卡点工作,和其他社区一样,疫情防控工作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需格外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稍不留意就会引发争端,老夏对当前的政策熟知于心,讲解疫情期间相关法律法规也提前做足了功课,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使得他在做群众思想工作时能够一针见血,化纠纷于无形。他常对卡点其他工作人员说,矛盾纠纷可大可小,我们人力有限,可以边防疫边排查,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解决。如果有人问他,为什么每天都能干劲十足,他一定会说,那就是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