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俊钦 通讯员 刘利)“出酒了!出酒了!”伊力特生态产业园白酒生产区酿酒班班长张勇激动地喊了出来。刹那间,伴随着芬芳馥郁的气息,晶莹剔透的白酒汩汩而出,几十双眼睛望向翻卷着酒花的接酒桶,现场安静得只剩下“哗哗”流酒的欢唱声。
8月3日11时30分,历时两年半,历经工程建设、筑窖、立馇、圆排等环节,总投资3.5亿元、位于军垦新城可克达拉市的伊力特生态产业园白酒生产区成功酿出第一锅酒。这意味着,作为新疆首家白酒上市公司,伊力特公司的产品基酒在军垦新城可克达拉市落地生根。
时间回到65年前的冬天,也有似曾相识的一幕。在肖尔布拉克低矮的土坯房里,军垦战士点着煤酒灯,用独轮车、大铁锅、柳条簸箕,手拉肩扛,酿出了第一锅伊力特美酒。当纯净馥郁的白酒缓缓流出,房间里一片欢腾。大家舀出一瓢酒来,挨个儿品尝,当醇香绵甜的酒从舌尖滚落到胃里,火辣辣的感觉传遍全身,立刻驱走了冬日的严寒,大家流出激动的泪花。
在那个数九寒天,甘甜的美酒浇旺了军垦战士的心头火,点燃了军垦战士扎根边疆、建设祖国不可磨灭的斗志。从此,那口锅里源源不断地流淌出美酒,一直到今天。
65年来,那口锅里流出的美酒带着它窖香浓郁的独特风格以及军垦战士战天斗地的创业情怀,闯阳关、进中原、抢滩全国市场,一路高歌猛进,成就了伊力特轰轰烈烈的英雄事业。
5年前,可克达拉市挂牌成立,已成长为师市龙头企业的伊力特公司以此为契机,拉开了将“伊力特酒”根植于军垦新城的序幕。
2017年10月,坐落于可克达拉市一隅的伊力特生态产业园项目启动。伊力特公司决心倾力打造一个集白酒生产、技术研发、文化展示、工艺体验、庄园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4A级工业旅游园区,以全新的面貌展示伊力特的酒文化和品牌形象。而作为以白酒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白酒板块理所当然成为园区浓墨重彩的一笔。
白酒酿造在业界素有地域色彩的说法,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微生物菌群,将“伊力特”基酒从它的发源地肖尔布拉克“引种”到向西近200公里的可克达拉市,“伊力特”能否适应当地的微生物环境,再次生产出地道的“伊力特酒”来?这是酿酒行家们最关心的问题。
面对挑战,与酒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伊力特酿酒技术专家们决心迎难而上,拿出看家本领,共同攻克这道难关。
“可克达拉市对白酒生产来说就是一张白纸,大家有信心要在这里画出最美的图画。 (下转第2版)
我们的酿酒目标是,不仅要保持浓香型酒的风格特点,还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国家级白酒评委、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伊力特公司副总经理刘新宇告诉记者。
从去年5月起,园区白酒生产区就开始做酿酒准备工作。伊力特公司调动所有技术力量、相关资源,在窖泥培养、曲子选择、粮食配比、工艺路线等每一个环节上,反复推敲确定思路,逐步实现一个个预定生产目标。
为确保如期出酒,两年多来,园区项目办一班人发扬兵团精神,没有节假日,夜以继日奔走在1600多亩地的园区内。工作就是命令,一个电话,他们就立刻赶到施工现场,困了累了就在车里打个盹。
“虽说工作辛苦,但是在出酒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更多的是一种欣慰和自豪。”说起酿造第一锅酒的情景,项目办主任梅阗依旧心情激动。
“远客频来斟美酒,好风常拂醉天山。”传奇从未结束,历史正在书写,在可克达拉市这座有颜值有气质、生机勃发的城市,象征着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精神的“伊力特酒”的故事正续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