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兵整理材料
张林峰上门送药
最美夫妻档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明确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此走上了引领全党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壮阔征程。7月27日以来,在师市因疫情防控工作再次按下“暂停键”之际,霍城垦区人民法院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抗疫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土生土长的“最美”夫妻档
此次疫情防控伊始,该院党支部就发出动员令,要求全体党员干警主动到社区报名参加疫情防控,作为该院年纪最大的党员干警,已经54岁的范海波同志第一个向其居住的六十二团光明社区报了名,但社区迟迟未给予回复,范海波没有放弃,多次与社区沟通联系,最终在8月2日顺利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兴奋的他迅速投身志愿者工作,早出晚归,手提肩扛,为小区居民运送物资,忙得不亦乐乎。在服务过程中,部分其他志愿者和居民反映头发太长,且气温偏高,让他们感到不适,于是社区便想找理发师来为他们服务。“这个事情交给我了”得知消息的范海波想都没想就揽下了这个工作,他的妻子丁兴兰在该团经营了一家理发店,是一名资深理发师了,不过最近在家里“追剧”追得不亦乐乎,说服她可能得花点功夫。
未曾想,范海波刚提出请求他的妻子丁兴兰就同意了, 丁兴兰说,“我也是一名党员,组织需要我,我必须上啊。而且总书记说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早日战胜疫情是向往,对舒适生活的追求也是向往啊!”
于是在与社区干部沟通后,丁兴兰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开始免费为社区居民和志愿者理发。
“本来天气就热,头发长了还没地收拾,每天满头大汗真是难受,辛亏社区安排了免费的理发,真是为我们考虑得很贴心啊。”社区居民纷纷点赞,而党员夫妻档共同抗疫的故事也在社区居民中口口相传。
“一直以来也没少受乡邻的照顾,而且我们也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而已”,作为土生土长在六十二团的兵团人,范海波和丁兴兰面对称赞总觉得受之有愧,“我们只能更加努力的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为早日战胜疫情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兵地一家”的桥梁纽带
“为民服务不分兵地”“抗击疫情不分兵地”,不同的话语,却都显示了该院党员干部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牢固树立的“兵地一盘棋”、兵地一家亲思想,该院党员干警赵杰、张林峰,积极参与所在地方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受到所在地方社区群众和干部的一致好评。
“听说你是四师的干部,真心不错”清水河城西三村村民王某对正在给他倒“药”的张林峰竖起了大拇指。
天气炎热,但张林峰的心里却倍感舒坦,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为民服务不分兵地,我是党员,为你们服务是应该的。而且这样既能为你们服务,也能让你们对兵团多一些了解,蛮好的。”
张林峰出生在霍城县惠远镇,毕业后考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霍城垦区人民法院工作,在兵团工作已经八年了,这样的经历让他对“兵团一家亲”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确认妻子能照顾好尚在襁褓未满一岁的儿子后,他就立即向所在的清水河镇城西三村表明身份,并报名成为志愿者。
从7月31日起,他被分配到清水河城西三村负责给村民送中药,于是,他家的电动车也成了“志愿车”。
一辆电动车、一个大水壶,就成了张林峰日常志愿服务的“标配”。白天熬药、送药,有时还要给村民购买蔬菜和生活用品、参与值班,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工作间隙,他总是见缝插针向其他志愿者和村民宣讲兵团的历史和四师可克达拉市的发展。
“我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兵团人,但是兵团的土地让我成长,我愿意做兵地一家亲的桥梁纽带,让更多人的了解兵团、了解四师可克达拉市。”张林峰表示。
“为民服务”的留守人员
“您好,您说的情况我已经记录下来了,您不用担心,当前的情形属于不可抗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您的案件诉讼时效是可以予以顺延的。”邓亚兵轻车熟路的回答着来电人员的问题。作为留守院部的工作人员,7月27日至今,邓亚兵已经接听了近五十多个群众来电,他都一一耐心解答。而这,只是他留守后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突然按下的暂停键,让大部分干警只能居家办公,但也有一部分人,为保障疫情期间继续提供诉讼服务,为干警和当事人架起来一所沟通的桥梁,让为民服务“不中断”,青年党员干警邓亚兵就是其中之一。
“我是党小组组长,而且我在立案窗口、书记员、执行岗位都工作过,经验比较丰富,我要求到单位留守”7月27日邓亚兵向该院党组主动请缨后,便住在了单位。
他一个人承担了所有审判执行案件的梳理和沟通协调,白天通过微信、电话与当事人、承办法官双向联系,晚上,仔细核对、填报案件信息,整理文书材料。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与办公和食堂等区域的清洁、消毒等工作,负责文件流转、材料上报、信息发布等工作,每天连续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
面对繁杂艰巨的工作,无论是面对当事人不理解的指责还是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工作的毫无头绪,邓亚兵都从未抱怨,也从未退缩,他把这些当成一种锻炼,以此不断淬炼自己的为民初心、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这样的邓亚兵显得如此坚强。
当然,邓亚兵也有柔软的一面,每天晚上十点,雷打不动的环节就是和妻子女儿视频,邓亚兵从不向家里人抱怨自己的辛苦,只是当年幼的女儿喊出“爸爸,我好想你”时,总会让邓亚兵忍不住的红了眼眶。
但邓亚兵没有后悔,他说“总得有人舍小家,顾大家,要是没有人留守在这里,当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案件该怎么办?怎么样了?他们得多慌啊?党员不就是得多为人民群众想一想啊吗?党员不就是得吃苦在前吗?”
疫情防控还在继续,我们相信,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必将如约而至,因为有很多人,为了让这份美好早日到来,不懈的守护、奉献、奋斗,而他们都有一个美好而让人安心的名字——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