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详细内容
为酿酒事业燃烧光和热
发布:2020-07-23 来源:第四师  作者:伊犁垦区报  编审:admin  浏览量:463 

清晨的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酿酒三厂,酒香扑鼻,厂区内,一排排树木整齐地矗立在道路两旁,身着蓝色工装的酿酒工人们,正步履匆匆地赶往自己的岗位。“我年少参军,在阿勒泰某部队历练了3年,1987年退伍后来到伊力特公司,从此便一头扎在酿酒班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3年呐!”当了31年酿酒班长的余小平感慨地说。

初见余小平,是在酿酒三厂的中门,酿酒车间技术员孟军大声地给我介绍:“小南,这位师傅就是你今天要采访的对象。”余小平身材微胖,后背稍微有些弯曲,但丝毫不影响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军人气质。我走上前去,他面带着微笑,主动握住我的手说:“小南你好啊,我叫余小平。”这是一双被岁月侵蚀的手,手心里全是茧子。在与他言谈时,我心里莫名有一种亲近感。我们边走边聊,他手中提着一个容量很大的水杯,这个杯子,不禁让我想起在甘肃农村麦黄六月天里,割麦客随身携带的五谷凉茶,当汗水湿透衣服的时候,喝上一口提提神,缓一小会儿解解乏后又继续劳作。脑海里忽然闪过这些似曾相识的举止和背影,让人心疼,他像极了我的父亲,平凡而又让人敬畏。

走进酿酒生产车间,工人们都拿着铁锹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余小平像往常一样快速打开更衣柜,换上工作服为接班作准备。谈及自己的一些经历和荣誉,余小平说:“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酿酒工作陪伴了我大半辈子,只要能酿出好酒来,再苦再累也值了!”

余小平引着我参观他的工作现场,向我介绍他所从事的工作和处理问题的细节。我注意到他行走时脚有点跛,他看出了我的心思,解释说这是1个月前工作时不小心扭伤的,脚腕上到现在还有淤青未消。“这都不算啥,在酿酒开放式的现场工作,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就当是我给大家现身说法了,哈哈哈!”余小平打趣地说道。说着,还把自己胳膊和小腿亮出来给我瞧,他腿上好多地方都是伤痕。

这些伤痕将他拉回到过去的记忆中。2015年,忙碌了一天的余小平在最后一锅装甑时,不小心扎破了鞋底,鲜血浸染了整个鞋子。同事们发现后,让他停下手头工作去医院处理一下,倔强的他。硬是坚持到最后一刻,把一整锅酒糟装好封盘后才去医院。当他脱下鞋子时,里面的血早已凝结。医生包扎完后再三嘱咐他必须在家休息几天,他笑盈盈地说:“好的,听你们白衣天使的。”可是第二天,他依旧是那个最早去上班的人。当问他为什么食言,他说:“我不想因为自己一个人而耽误整个班组的工作,这么多年来我也极少请假,小磕小碰坚持坚持就过去了。”

余小平在为企业默默奉献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徒弟,有的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刘明明,一名普通的“90后”小伙,身材偏瘦,2018年9月开始跟余小平学习摘酒技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刘明明说,刚开始他干完自己的活不给余小平打招呼就走了,第二天余小平严肃地批评了他,要求他树立团队意识。当时刘明明还不是很理解,觉得师傅小心眼儿,但这两年,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余小平待他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有不懂之处,都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有时候下班,两人也一起散步、吃饭,聊酿酒知识,聊柴米油盐等生活趣事,刘明明觉得他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如今,他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体会到师傅严格要求所蕴含的深意。在2019年公司举办的酿酒大比武中,刘明明作为酿酒三厂选派的优秀锅长,密切配合班组摘得全公司的桂冠。徒弟获得了好成绩,当师傅的余小平无疑是自豪的,对余小平而言,除了传授酿酒技术,教会徒弟如何做人做事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女儿也继承了我的酿酒事业,她现在是一名品酒员呢!”余小平自豪地说。原来,他的女儿余雯雯大学毕业以后,深受父亲的影响,回到伊力特工作,还只身一人前往四川知名酒企学习专业的白酒品酒技术。

除了是一名酿酒技术标兵外,余小平还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用党员示范岗的标准推动班组建设,提升产值产量,连续多年荣获师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7年5月被评为师市“十佳金牌职工”,2018年5月被评为“五好职工”。

余小平常说,酿出来的酒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它们都是有生命的,酿好酒、美酒,是酿酒人的本分。余小平在酿酒一线度过了33年的时光,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伊力特的酿酒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