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循着飘香的酒味,笔者采访了善打硬仗能啃硬骨头的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酒三厂酿酒12班班长杨涛。
初见面,瘦高个、戴着厚镜片的眼镜,笔者很难将他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联系在一起,可他确实是经常化腐朽为神奇,带领全班从低谷走向胜利的杨涛。
杨涛1993年参加工作,刚开始时是一名采曲工。3年后的一次偶然机会,他喜欢上酿酒工作,师从兵团劳模张胜利。在酿酒5班工作时,这个不安分的小伙子,看见装锅的员工挥舞着手中的方锨,将地面上的糟醅装进锅中,羡慕极了,一心想着我什么时候可以去装锅。休息的时候,他就站在锅边请教锅长装锅技巧。进酿酒班三个月,他华丽蜕变成锅手。一年时间,他又学会了看花摘酒。
1997年,厂里把杨涛选调到新成立的15班担任锅长。他在装锅中严格按照“轻、松、匀、薄、准、平”六字决操作。多年的工作经验,使他养成了依据化验单的数据进行量质分级接酒,由酸看酯,在接酒中边尝边接,精准把握接入量的好习惯。凭着这份热爱和担当,杨涛在15班工作了20年,并一直担任锅长一职。
在15班优秀的表现,使得厂里决定让他挑起更大的重担,2016年12月,将他安排到12班当班长。当时的12班是全厂产量最低的班组,班里士气低落,厂里将这个“硬骨头”交给了杨涛,他来了以后,和大家开了个交心会,推心置腹地说:“12班产量全厂最低,仅靠我一个人也干不好,需要大家团结起来一块干,这样12班才有希望。”
上任后,他率先垂范,每天早出晚归。通过挖出来的糟子,发现问题很严重,母糟基本酸败坏死,成块发黑,起黏没活性,窖壁严重钙化,酸高发臭,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杨涛没有气馁,而是主动向老班长、技术员求教,采取有力措施,退糟加糠,将酸败坏死的酒糟扔掉,每天不辞辛苦到500米远的糠房推糠2趟,又向兄弟班组借来部分糟醅混搭使用,逐步增强本班糟醅活性,提高母糟质量。从起窖到封窖每一步,他都亲力亲为,休息间隙,他又和锅上员工交流,讲授自己20多年的装锅经验,叮嘱他们一定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装锅,适当延长蒸粮冲酸时间。行车驾驶员杨玉华颇有感触地说:“12班就是杨涛干出来的,什么事情都操心,什么工作都亲力亲为。”
在杨涛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班组第一排窖池的酿酒完成后,产量得到明显的提升,母糟质量也有了改善,大伙非常开心,看到了希望,更加团结一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完成第二排窖池的酿酒后,杨涛终于把12班带出了低谷,使酿酒产量达到全厂上游水准。为此,2018年厂里给杨涛所在的12班颁发了进步奖。
工作之余,杨涛每月还组织班里成员聚会、聊天,在交谈中将最近发生的矛盾,不开心的事情解决掉,杜绝将不良的情绪带到工作中。班里有员工生病住院,他会组织大家一起去看望,给班组员工带来家的温馨。
世上没有捷径可走,想成功唯有努力。作为班长,杨涛知道唯有吃得下苦,受得了累,将一项项工艺落实到位,一锅锅糟醅装好,把一个个窖池下好,方能收获丰硕成果。杨涛和他的同事们做到了,也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