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俊钦)
5月27日,在可克达拉镇江高级中学教室里,高一(16)班学生李孟佳南正在认真复习功课。“过去,我学习方法不科学,在班主任、援疆教师郭宏林的指导下,我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郭老师能留下来,是我们全班同学的期盼。”李孟佳南告诉记者。
走进可克达拉镇江高级中学,绿意盎然。刚上完班会课的郭宏林老师动情地说:“我们班上有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孩子,我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延长一年半援疆时间,实在是舍不得他们。”
师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彭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共有31名来自镇江的援疆教师主动申请,延长一年或一年半援疆时间,继续支持师市教育事业。
近年来,镇江市采取组团援疆模式,向师市派出由名校长、优秀中层管理人员、骨干教师组成的援疆教师团队,截至目前,该团队共有53人,分别在可克达拉镇江高级中学和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些援疆教师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成为师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领路人。在上学期北疆高中期末联考中,可克达拉镇江高级中学实现“保三争二”目标,有效提升了师市高中教育水平。
可克达拉镇江高级中学青年教师杨坤说:“援疆教师跟我们结成师徒对子,把江苏成熟严谨的教育理念教给我们,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本地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很快。”
按照原计划,去年冬天和今年夏天,这批援疆教师将陆续结束援疆工作。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副校长、援疆教师陆元军说:“我们为本地青年教师制定了成长计划,他们学习兴趣浓厚,成长得很快,我们在这个时候也不能走。”
“留下来,为边疆培养一批优秀学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学队伍。”这是援疆教师们的共同心声。可克达拉镇江高级中学援疆教师姚玉辉,先后两次到师市任教,时间长达三年半,这次他依然选择留下来,他说:“我舍不得这些孩子们,我的心已经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