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讯(通讯员 高兴)5月11日,在七十七团八连养殖园区内,牧海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查看前两日由昭苏县创锦天牧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架子牛的生长情况。
为深入推进与昭苏垦区团场的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今年,创锦天牧牧业公司在七十六团、七十七团选择了3个养殖合作社,由创锦天牧提供资金,用于合作社购买架子牛进行饲养,待牛体重达到280至300公斤之间,公司按照市场价进行回收,牛增重产生的利润由合作社支配。
作为七十七团首个与企业合作的养殖合作社,牧海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陆续收到企业提供的209头架子牛,合作社只需承担养殖管理及饲草费用。企业将把架子牛养殖增重利润作为分红让利给合作社,合作社再逐一分发给社员。这样,既解决了养殖户规模化养殖的资金瓶颈,也使他们在销售上有了保障。
马合铁尔是八连养殖户,多年来一直在养殖道路上“单打独斗”,经济效益平平。“企社联合、利益共享”的养牛致富新模式推出后,他第一个报名加入了合作社。随着对市场的逐渐了解,马合铁尔心里有了一笔账:企业提供的架子牛养殖期一般在6个月左右,到年底肉牛出栏后,每头牛的净利润可达1000元以上,远超他散养的收益。
新的养殖模式,实现的是企业和农户的双赢。对农户来说,不需操心养殖技术,生产资料“零成本”、销售“零风险”;对企业来说,“分户养殖,统一销售”的合作模式,既解决了场地、人手、资金问题,又保证了相对充裕的市场供应。
当前,创锦天牧牧业公司与团场养殖户积极打造的“企社联合”经营模式,共吸纳养殖户100余名,企业向各合作社提供架子牛401头、运转资金300万元,同时为联营合作社免费提供肉牛养殖技术服务。以外部“输血”激发合作社持续稳定的“造血”功能,有效促进了昭苏垦区“肉牛”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