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惠 通讯员 高晨
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面对家人,他不舍离家,因为这次一别可能成为永别;
他是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病人,他选择倾尽全力,因为救治是他的职责和使命。
四师医院感染病区,在这个随时可能感染病毒的第一线,他一守就是27天。27天里,他带领医护人员,与病魔战斗,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最美“逆行”。他,就是四师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师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救治梯队队长马富兵。
“最危险的工作,他总是留给自己,他说,我是队长就要带好头。”
“他以乐观的精神,带领我们团队攻克了一个个困难,让我们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他是一位医者,更是一个好兄长。”
……
3月5日,从四师医院感染病区先行撤离的梯队队员,提起马富兵无不竖起大拇指。
采访当日,马富兵还坚守在四师医院感染病区。他说:“疫情不退我不退。”
疫情发生后,四师医院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第一时间成立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第一、二、三、四梯队。40岁的马富兵主动请战,并随第一梯队先期进入感染病区,他也是除感染科医务人员外第一个进入感染病区参加救治的医生。
这次,马富兵和第一梯队的5名医生全部剃光了头发,以削发明志,共抗疫情。
2月8日,感染病区接诊收治第一批3名高度疑似病患。在整个救治过程中,马富兵始终跑在同事前面,询问病史、问诊查体,还陪同患者一起去做CT检查。他说,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同事接触感染的风险。
2月9日,马富兵被临时任命为救治梯队队长,不仅要完成医疗救治任务,还要负责救治梯队的行政管理工作。收集意见建议、协调防护物资、及时汇报沟通、疏导抚慰解压。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马富兵事无巨细。他说,只有把各环节工作疏通好了,医务人员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去。
从早晨交班前清点检查当日物资是否充足,到交班后查看每位病人的病情、检查结果,进行治疗、护理,再与各个职能科室沟通配送各种所需物资,在马富兵的带领下,救治梯队忙碌而有序,极大地缓解了病人的身体不适和内心焦虑。
马富兵告诉记者,进入感染病区,最初24小时轮班一个梯队,后来根据兵团专家组指示,调整为一个梯队连续在病区值班一周后再撤离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其他梯队在感染病区隔离休息区休整待命。为了确保安全,每个梯队撤离交班时,他都要陪同下一个梯队队员去接班,交接病人情况、流程、注意事项等,力争没有遗漏,不留隐患。
随着抗击疫情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3个梯队的12名医师和30余名护士先后离开感染病区。目前,这里就只剩下马富兵和另外7位同事。
“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直到抗疫战争的全面胜利。”马富兵不断给自己鼓劲。
这头是坚定不移的坚守,而家的那头却是无尽的思念。说到许久未见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马富兵瞬间哽咽了。
“爸爸,我给你鼓劲,好好打坏蛋。”
“爸爸,我在家好好学习,还帮助妈妈做家务,你安心在医院工作,放心我们吧!”
……
每次在视频中看到两个女儿的鼓励,马富兵都会泪流满面,劳累和压力在女儿的鼓励中,化作滚滚的热泪。在抗疫和亲情面前,他选择了前者。
与疫情作战的经历,是马富兵和他的医疗救治梯队最难忘而值得记忆一生的,他们经历了防护物资紧缺时的心理恐慌,经历了担心感染的焦虑彷徨,也经历了思念亲人的泪流满面……但是在医院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已经不再担忧害怕,而是信心满满。
当确诊病人转诊至伊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并治愈出院,当伊犁河谷和师市确诊病人数归零,当密切接触者和疑似病患全都得到有效隔离诊治和集中医学观察,当连续多日没有新增病例……马富兵和他的战友们笑了。
加油!马富兵。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待风雨过后,待春暖花开,你定会与家人微笑相见,热情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