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医生,听说你扎针治疗头疼很有效,你给看看,我这头疼得吃不下、睡不着。”
“你这头疼是长期作息不规律、睡眠不好造成的,按摩穴位做几次针灸治疗就会有所好转。”
11月6日,在“邰毅中医诊所”内,医生邰毅动作麻利地给慕名前来看病的乌鲁木齐市民王静做起了针灸。
今年79岁的邰毅,是六十四团医院一名退休干部。1959年3月,20岁的邰毅从陕西应征入伍,因为懂得一些家传的针灸技术,战士们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喜欢找他看。这个特长得到了部队的重视,1961年12月,邰毅被保送外出深造,一年多的学习,使邰毅的针灸水平得到了提高。
1964年,邰毅从部队转业后,没有回陕西老家,而是选择在新疆兵团六十四团工作,他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在六十四团医院,邰毅当了一名全科医生,这期间,医院又送他去中华针灸进修学院学习深造,使他的中医针灸专业技术得到了质的提升。
两次专业学习深造让邰毅深受鼓舞。在六十四团医院工作的37年间,邰毅潜心钻研中医技法,医技不断提高,在患者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2001年11月,邰毅退休后,仍然有许多患者来找他看病。为了能继续为患者服务,邰毅决定自己开诊所。这个想法得到了六十四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专门为他在位于312国道清水河镇至六十四团路段划拨了一块诊所用地。同年12月,“邰毅中医诊所”正式营业。
“邰毅中医诊所”诊室两间,不足40平方米,每天都被从各地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挤满。诊所既是家,家又是诊所。邰毅因家庭变故,一直一个人生活,没有子女,他把诊所当成自己的家。他常说,他的家人就是患者。
翻看邰毅每日多则100位少则50位的诊疗登记本,记者给他算了一笔账:按平均每日看病35人计算,2001年至今的18年里,邰毅已累计为20余万人次的患者看过病,其中免费为贫困患者诊疗达3000余人次。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党员,我不图挣钱,只求治病,活一天就要看一天的病。”这是邰毅开诊所的初衷。
“邰医生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他以行医为乐,不在乎挣钱多少,看好患者的病是他最大的心愿。”霍城县大西沟村村民孙志强这样评价邰毅。
去年冬天,孙志强因车祸造成双膝膝关节半月板严重损伤,最初还能拄拐杖行走,而后瘫痪在床,花了数万元治疗也没有起色。就在孙志强多处筹钱准备做人工置换半月板手术时,听闻邰毅用针灸可以治疗半月板损伤,于是家人用三轮车拉着他来到距离大西沟村5公里远的“邰毅中医诊所”。
“我来时看到诊所里不少人排队等邰医生针灸,我当时就给家人说,就在这儿治疗。”
“在前前后后一年的时间里,我往返诊所上百次,从不能走到能走,再到现在能开货车挣钱,只花了500元的针灸成本钱。”
“邰医生不仅医好了我的膝盖,而且让我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说起邰毅的医术和医德,孙志强被深深折服。
今年54岁的六十二团八连退休职工蒋建荣,2017年5月2日因颅内出血在医院先后做了两次开颅手术,术后恢复得不理想,左半边身子无力、言语不清楚,医生告知,要想恢复正常走路很难。
熟识的人知晓后,都推荐蒋建荣到邰毅那儿试一试针灸治疗。最初蒋建荣的妻子张新荣并不相信,随着时间推移,眼看丈夫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张新荣很着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2018年元旦刚过,就带着蒋建荣来到“邰毅中医诊所”。
从2018年1月至今,经过一年多的治疗,蒋建荣生活自理能力慢慢增强了,不但能拄着拐杖走路,而且说话也清楚了。
在“邰毅中医诊所”的两间房子里,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清水河镇距离“邰毅中医诊所”6公里,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2014年4月,当时50岁、居住在清水河镇的察布查尔县农机局哈萨克族干部库拉汗·扎玛别克,患上了血管萎缩,供血不足造成右手和右腿不能动弹,导致她长达15天连续失眠,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她四处求医,也跑了很多大医院,医生告诉她,要找专家进行手术治疗,但做手术必定要花费一大笔钱。生活窘迫的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邰毅针灸技术好,就慕名找到了邰毅。
邰毅没有犹豫,为库拉汗·扎玛别克进行了长达一年之久的康复性治疗。这期间,邰毅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妹妹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她,使库拉汗·扎玛别克的病体得以康复。看着邰毅无亲无故,生活起居没人照顾,一年四季忙着给病人看病,常常一天只吃一顿饭,库拉汗·扎玛别克主动提出认邰毅当哥哥,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邰医生仅用600元就治好了我的血管萎缩,他不仅治好了我的疾病,更是让我恢复了生活的信心。我也没啥回报的,为了感谢他,每个月我都抽出几天时间,帮他打扫一下诊所,照看一下来看病的患者。”说起邰毅,库拉汗·扎玛别克充满感激。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邰毅先后为1000余名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免费看病诊疗。
随着患者越来越多,病患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夜深人静的时候,邰毅就不断钻研针灸技术,先后自学了《实用现代艾灸疗法》《特效按摩穴位治疗》。每治愈一例疑难患者,邰毅都要将治疗方案仔细记录下来。
在邰毅工作的案头,由他自己编辑的《邰毅中医针灸穴位经验集》(上下册)初稿已经完成,里面记载着他行医近六十年治愈的各种疑难杂症病患的穴位图和治疗方案。他说,以后要把这些经验集成印成书籍,无偿捐献给社会,用来解除更多患者的痛苦。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邰毅的人生信条里,没有索取,不求回报,唯有一颗医者仁心让患者如沐春风、一双回春妙手减少和解除他们的病痛,从而让他们满怀信心回归生活,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人生注解、最美的生命景象吗?!没有鲜花与掌声,没有喝彩与奖杯,他只是念兹在兹、身体力行、孜孜不倦、无怨无悔,默默地践行着自己入党时的铿锵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