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详细内容
彰显道德力量弘扬正气新风
发布:2018-12-18 来源:第四师  作者:  编审:admin  浏览量:517 

12月10日,第六届兵团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20名兵团道德模范受到表彰。

兵团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十师一八六团北沙窝哨所所长付永强和妻子刘桂芝在检修滴灌带。2012年,付永强夫妇主动申请来到北沙窝哨所,肩负起11公里边境线的驻守任务。多年来,他们不仅坚持巡逻护边,还在沙漠中植树种草,使哨所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12月13日,兵团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十师北屯市顺通建材厂总经理马卫忠在研究工作。在生产中,马卫忠坚持以质取胜,严把质量关,绝不允许一件劣质产品出厂。在经营中,他诚信待人,遇到客户多打款时,他全部如数退还。近三年,他每年拿出1.5万元资助团场家庭困难学生。

10月30日,兵团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三师五○团居民孔巧梅推着丈夫李建成在团部散步。1997年,李建成因车祸导致腰部以下瘫痪,孔巧梅独自一人挑起照顾瘫痪的丈夫、年迈的公婆,抚养年幼儿子的重担。长达21年的坚守,见证了孔巧梅对亲情的承诺与付出。 

11月30日,兵团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二师三十一团护林员王先华为职工群众介绍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三十一团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之间。2000年,该团在两大沙漠之间建成了长11公里、宽200米,面积3300亩的生态林。为了保护这片生态林,王先华和妻子在库姆塔格沙漠边缘的无人区,一住就是18年。

兵团民族团结道德模范、二师二十二团水管站职工董成其为少数民族群众赠送慰问品。自2007年以来,董成其通过传授种植技术、提供担保、免费提供苗圃等方式,帮助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方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 

兵团民族团结道德模范、十四师一牧场医院院长常洪波在三连巡诊结束后,与职工群众握手告别。2014年,常洪波、程建梅夫妇从六师来到一牧场医院挂职,为一牧场带来了先进的诊疗技术,解决了当地牧工看病难问题。2017年10月,已经结束挂职的常洪波夫妇再次来到一牧场,继续为当地牧工服务。 

兵团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五师八十四团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护边员捷尔塔与妻子乔·布鲁根一起瞭望远方,观察边境情况。1989年,捷尔塔接过父亲的马鞭,成为一名护边员,他主动承担地形最复杂、路途最远的乌图布拉格沟口的护边任务。近30年来,捷尔塔巡逻路程达4万余公里,阻止临界人员1000余人次,为牧工发放边境法规宣传单1.5万余份。 

平民英雄,引领道德风尚;凡人善举,彰显道德力量。近日,经过群众推荐、公众投票、综合评定等程序,兵团评选出20名第六届道德模范。他们无怨无悔,用自己的真情义举弘扬人间真善美;他们义无反顾,用自己的良知真诚传播社会正能量。

他们是心有大爱的民族团结道德模范——八师一四二团退休职工王素丽,自小生长在沙湾县博尔通古乡,怀着对当地哈萨克族牧民的深厚情谊,她辞去卫生所医生职务,去乡里办诊所,长年在山区巡诊。多年来,她从死亡线上挽救了上百个哈萨克族新生儿的生命,为牧民减免医药费用10余万元。

他们是胸怀宽广的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七师天北新区浩祥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寻江,吃苦耐劳,拼搏创业,富裕起来后不忘回报社会,先后资助帮扶家庭困难学生、身体残疾学生100余名,捐款捐物累计达120余万元。

他们是正气凛然的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十二师乌鲁木齐垦区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陈云龙,面对危险,挺身而出,多次奋不顾身勇擒歹徒,解救被困和受伤群众。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誓言。

他们是感人至深的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新疆得源山防水防腐保温有限公司董事长秦美兰多年来坚持“诚信做事、诚实做人”的原则,在承包防水防腐工程时,别人每平方米挣10元,她宁可每平方米只挣1元也要用最好的材料。

他们是勤勤恳恳的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兵团一中教师李丽为了让学生学好文言文,精心编写几十万字的校本教材,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在她的眼里,班里的孩子个个招人喜爱、个性鲜明。她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孩子快乐自信。

他们是质朴厚道的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三师小海子水管处永安坝水管站技术员孙仁福28年来全心全意照顾高位截瘫的妻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熬药、打扫卫生、做饭、喂饭,下班回到家顾不上休息就给妻子擦洗、按摩,换洗床单衣物。

道德模范,如同一座座灯塔,指引我们朝着真、善、美,朝着文明一路前行。他们是兵团人学习的精神标杆,是值得尊敬的身边榜样。让我们学习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为开创新时代维稳戍边事业新局面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