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详细内容
与刺绣结缘
发布:2018-11-26 来源:第四师  作者:左拉汗•阿肯白克  编审:admin  浏览量:482 

   我叫左拉汗·阿肯白克,哈萨克族,1961年10月出生。是78团阿热勒社区退休职工,家住在七十八团阿热勒社区,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在刺绣行业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得到了领导、广大居民的赞誉、学徒们的认可。曾多次获得过团级**红旗手称号,也是78团阿热勒刺绣店的负责人。

   我常说一句话就是“淋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成长着”,同时也庆幸我出生在一个知道学习重要性的家庭里,父亲供我们几个兄妹上学,同汉族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成人后正享受家庭的美好之时,祸从天将,丈夫去世了,撇下了我和4个年幼的孩子。在我对生活绝望时,党组织及各民族同胞们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从而让我树立信心回到社会,开始为生活而忙碌,也将我的刺绣爱好变成了收入来源。

我一生都与刺绣结了缘,因为刺绣走出了团场,因为刺绣养育了四个孩子,又因为刺绣提升了人生价值。早在30年前就是78团的刺绣能手,在当时的条件下我用手工完成各式各样的居家作品,销往周边的县城,深受顾客的信赖。

   在兵师妇联和78团妇联的扶持帮助下,2015年成立了 “阿热勒刺绣店”。作为刺绣店的负责人,我开始考虑怎么样才能带动更多妇女姐妹一起致富,怎样才能把刺绣店做强,我正在为刺绣店制作产品所购买材料缺少资金发愁时, 78团妇联及时于我联系,把我的想法向团分管领导进行汇报,也向上级妇联做了专门的汇报,根据兵团《边境及少数民族家庭妇女居家创业工程项目资金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经过严格的审核,我获得了团妇联向师妇联申请的“居家创业工程”项目资金3万元,资金到位后,我就放开了手脚,先后进了几批刺绣需要的原材料,在团旅游旺季时绣出了一批作品,作品都让内地旅游来的顾客一抢而空。让我对做大刺绣店有了信心。

   我知道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因此只要有学习的机会我就积极参加,先后到石河子大学、乌鲁木齐、杭州中国美院等参加了刺绣培训,开阔眼界。

通过努力学习,2011年参加伊帕尔汗首届兵团旅游纪念品大赛获得了铜奖;2014年参加师手工编织机修类、综合类并获得了一等奖和优秀奖;在2016年兵团举办的第二期哈萨克毡秀布绣针法绣法技能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2017年4月在四师哈萨克妇女手工艺品大赛中获得了服装类获得了二等奖,刺绣类获得了三等奖。2017年5月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班”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现在的刺绣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是单一的手工绣一些居家用品,而是要符合现代化气息的需求,并且将哈萨克族的文化融入到作品当中。作品从之前的居民用品拓展到了服装礼服、精致的旅游小纪念品等。

我认为一个人富不算富,与周边妇女姐妹一起富才是真真的富。因此每年冬闲季节都会召集很多妇女来店里学习刺绣,我尽最大能力去辅导,不收取任何费用,我深知现在的一切都是党给予的,我要竭尽所能的回报社会。有些妇女从牧区到团部供孩子上学,没住处,我就将我的房子提供给他们,我就住在刺绣店,这样以来他们就能减少支出,补贴家用;因为我知道贫穷是什么,所以看不得身边有贫困的人。牧区阿依哈马尔的妇女想工作,找不到工作,我联系78团大超市,让她在超市工作,每月有1800元的收入。我常与妇女们围坐在一起,教她们该如何去掉“家庭主妇”这个帽子,教她们该如何教育孩子,只要会的我都迫不及待的交给大家;我成为了哈萨克妇女的榜样,成为了真正的半边天。现在的“阿热勒刺绣店”已经打开了销路,刺绣工人都能积极的投入生产,也能挣到每月1500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