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详细内容
廉洁司法廉洁家风
发布:2018-09-26 来源:第四师  作者:吴琼  编审:admin  浏览量:524 

今年,霍城垦区人民法院在廉政建设中加大注入家风元素,在最美家庭中感受清廉家风,在家训家书中感悟美德传承,从而促进了司法廉政,家家廉洁。

一、 清廉家风成就最美家庭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内核,对子孙后代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子孙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家庭教育,来源于家风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从家庭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从古至今,很多家庭都以清廉为风,世代传承。为此,该院以“树清廉家风”为主题,发起了创建最美家庭活动,号召院里每个干警都要做大兴清廉之风的主力,把清廉之风带进家门,以清廉为美,以不廉为耻,家人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始终做到明廉守廉,风清气正。院里的微信群是打造最美家庭的主要平台。在微信群里,院里会为干警和其家人定期发送法院的廉政建设动态以及清廉小故事、清廉家风谈等内容,干警和其家人则将此作为交流互动的园地,经常在一起畅谈廉洁心得,讲讲家里发生的廉洁故事。这种交流和分享,一方面使更多干警和家庭参与到廉政建设中来,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大家打造最美家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很多干警都更加注重管理家庭关系,更加意识到清廉家风对于家族和家庭的正面影响,从而将想象中极为严肃的廉政建设落实到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在日常小事中讲廉洁,重清白,形成并弘扬廉洁家风。“绝不贪便宜”、“坚决不取不义之财”都是干警的家风名言。最终,该院通过和家属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等多项评查,经过综合评定,院里的执行局副局长韦红杰的家庭被评为最美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清廉是最突出的美德。正是每个家人恪守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家训,才使其家风正直,令人敬重。

二、 家庭助廉提升宣教效果

在廉政建设中,宣传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宣传教育的途径越多,形式越灵活,覆盖面越广,其效果就会越好。法院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司法机关,加强内部廉政建设是不容忽视的。但与此同时,也不能满足于干警自身的廉政意识提升,还必须让其身边更多的人都接受廉政教育,树立廉政思想。为此,院里把每个干警家庭都作为廉政建设的宣传对象和宣传主力。首先,是将宣传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干警的家庭,通过微信群、发放廉政宣传册、组织家庭参加法院廉政座谈或辅导等形式,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成为廉政建设的宣传对象,真正了解家人在法院的岗位职责和廉政准则,知道家人在工作中的廉政风险点是什么,应该如何规避廉政风险,以及如何提升廉政素养等。当家里每个成员都掌握了这些内容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廉政宣传教育的主力军。这种由宣传对象到宣传主力的转变,不仅是廉政宣传教育的成果体现,也由此形成了家家都是宣传员,人人都在受教育的良好局面。很多干警都说,由于家里人接受了廉政教育,在克服自身侥幸和麻木心理的同时,对家人的提醒更多了,更有针对性了,对以前那些觉得无所谓,无伤大雅的做法也能做到自觉修正。家庭助廉真正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 家训家书传承清廉美德

自古以来,中国有许多令人称道的家训家书。比如包公历来以廉洁公正和执法严格而著称,他为子孙后代制订的家规是:“后世子孙仕宦如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得吾志,非吾子孙……”这番话就是告诫子孙,如果做官,一定要清明廉正,决不能伤天害理,贪赃枉法,否则就不是包家子孙,死后也不得葬入祖坟。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家族传承和落叶归根的民族,从这个意义上说,包公的这条家训是非常严格的,如果不遵守包氏家族的这条家规家训,就会被家族除名。这对于子孙来说,无疑是强有力的约束。有鉴于此,该院在开展家庭助廉的同时,举办了家训格言和家书手礼活动,面向全体干警家庭征集家训格言和家书手礼。干警们踊跃参与,很多人原本不注重家训的归纳和挖掘,借助这一活动,对家风家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归纳,最终形成了自己家庭的家规家训。一些干警则在祖辈的文字和书信中挖掘清廉的元素,并效仿祖辈的作法,动笔写信给自己的后代,将清廉美德融入字里行间,让家书家信在时间的流淌中成为清廉家风的见证者。

通过上述活动,全院干警都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一个家庭如果没有清廉之风,一定不会兴旺;司法部门如果没有清廉之风,一定不会让人民满意。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该院将再接再厉,大力弘扬清廉之风,让家风更清明,让司法更公正!(霍城垦区人民法院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