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局长,我是64团14连连长龙中华,我现在在兵团分区祥润管业公司,已经和李总达成了12人的用工协议,都是维吾尔族富余劳动力,后期可能还会增加!”3月14日下午刚上班,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人社局局长郑祥灯就从电话里感受到了龙连长的兴奋之情,此时距离3月9日召开的“西线片团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业务对接会”仅仅过去5天,团场和企业之间的对接就传来了好消息。
今年以来,为打造最优招商引资环境,兵团分区党工委、管委会狠抓工作作风转变,要求各职能部门提前谋划好各自主要工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兵团分区人社局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以师人社局召开的业务对接会为平台,从三个方面着力构建园区入驻企业招工用工和团场富余劳动力转移长效机制,带动区域人力资源协调发展。
一是摸清底数。春节刚结束,兵团分区人社局一方面通过实地调研、电话咨询等方式,对入驻企业的2018年用工需求进行了调查摸底;另一方面,与招商局、经发局会商研判,对目前园区的在谈项目、在建项目和投产项目进行分类统计,预估用工需求。据初步统计,全年可提供就业岗位500个以上。
二是协调各方。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承办“西线片团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业务对接会”,邀请61-66团社政科科长、负责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业务人员、富余劳动力资源较多连队的连长及兵团分区的企业代表共40余人到会,不仅宣传了政策、发布了信息,而且在上级主管部门、团场基层单位和园区入驻企业之间搭建了沟通平台;另一方面,主动拓展空间,多次与伊犁州人社局、周边乡镇人力资源系统沟通联系,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兵地人力资源互通有无、有序流动畅通渠道。
三是探索实践。一方面,提升信息传递效率。建立了由师人社局、团场劳资人员和连长、兵团分区职能部门和企业人员组成的“兵团分区人力资源交流群”,利用网站、微信群以及公众号等传播方式,实现信息的适时、方便、快捷共享;另一方面,谋划用工精准对接。围绕园区企业近年需求量较大的电焊、钳工、电工等工种,协调师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在条件具备的连队开办专项培训班,实现人力资源供需对等。同时,倡导由连队派出专人协助用工企业加强劳动力的思想政治、劳动纪律以及安全生产等教育和管理,共同营造和谐劳动关系。(郑祥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