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俊钦 通讯员 刘彦龙 王佳)7月29日,在位于六十二团金桥社区的泉洲国际大酒店前台,来自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的货车司机加木西丁·阿迪里别克正在办理入住手续。
“我是朋友推荐来的,房间宽敞整洁,特别满意。”加木西丁·阿迪里别克笑着说。
泉洲国际大酒店于去年9月开业,175间客房几乎每天被以哈萨克斯坦为主的中亚司机包揽,常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形。据统计,六十二团金桥社区共有5家国际酒店,泉洲国际大酒店吸引的中亚司机数量最多。
“此前这里很冷清,自泉洲国际大酒店开业后,中亚司机大量涌入,我每天要来这里载客二三十次,占到业务量的一半。”霍尔果斯市出租车司机李彦宾介绍道。
让人意外的是,泉洲国际大酒店所在的大楼曾闲置多年,地理位置偏僻,一楼原为建材仓库和建材店,周边没有餐饮及日用商品店;刚成立时,管理层人员鲜有酒店从业经验,不少员工是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何以吸引这么多外国顾客光临?
据泉洲国际大酒店负责人陈玉兰介绍,中国与中亚多国免签政策落地后,越来越多的中亚司机来到霍尔果斯口岸,会停留7至10天,形成“不分淡旺季、高度稳定”的住宿群体。他们开业前便将中亚司机作为重要客源,到口岸十余家国际物流企业走访、推介,承诺提供接驳服务,成功吸引了首批客人。
为稳固客源,泉洲国际大酒店招聘精通哈萨克语的员工,加强培训并制定奖励办法,对吸引客人多的员工进行奖励。此外,酒店推出生日五折优惠、每日换布草等服务,经常组织歌舞活动,鼓励中亚司机分享宣传。去年11月起,酒店日接待中亚司机稳定在300至400人,入住率逾80%。
稳定客流带来“溢出效应”。去年年底,泉洲国际大酒店二楼开了台球室。今年,一楼多家建材店转型为商店,商圈逐渐形成。曾是管材仓库的佳乐多超市,如今日营业额约1万元。近一个月,酒店前新增5个烧烤摊,大楼内另一家酒店正在装修,一家中亚风情的酒吧也即将开门迎客。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近年来,经霍尔果斯口岸入境的中亚司机和游客持续增多。六十二团顺势而为,简化开酒店流程、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目前酒店已增加到23家。今年上半年,该团酒店共接待国外游客5.7万人次,同比增长375%。
“我们将依托毗邻霍尔果斯口岸的区位优势,推进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国外友人前来旅游经商,推动团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六十二团党委副书记、团长甘元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