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惠 通讯员 杨丽荣
进入7月以来,师市十大民生工程建设步入攻坚冲刺期,各民生项目正加速从蓝图变为现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通连公路不断延伸、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就业创业成果涌现、社会保障兜底网越织越密、教育资源持续优化……职工群众在茶余饭后多了休闲去处,生活里的幸福感不断累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既是师市推进2025年十大民生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也是以民生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凝聚人心、汇聚发展合力的有力推手。
今年以来,师市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倾力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民生实事,各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
2025年师市实施的十大民生工程涵盖交通惠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改善安居、就业创业提升、社会保障兜底、民生安全保障、教育惠民、卫生健康、关爱救助等十个方面,共58项民生实事。这些工程既着眼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注重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将发展成果转化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十大民生工程的资金保障方面,师市采取“财政投入+援疆+自筹”的模式,积极争取国家及兵团资金9.88亿元、援疆资金0.77亿元,投入师市财政及债券资金1.48亿元。据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十大民生工程中58项民生实事已完成投资5.31亿元,其中29项完成进度在50%以上,9项完成进度高于80%,2项100%完成。
为确保民生工程高质量推进,师市党委精心部署,相关部门强化责任落实,建立“月调度、季总结”工作机制,定期开展项目调度,掌握各项民生实事实际情况,确保十大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在交通惠民工程建设方面,重点推进七十八团——喀拉峻琼库什台公路、七十二团八连——红叶谷公路等重点通连道路和农村公路提升、可克达拉市公交能力服务提升等项目。目前,5项交通惠民工程,平均完成率在30%以上。在建农村公路,预计今年10月底陆续完成并投入使用。
在乡村振兴、增收致富方面,师市突出产业带动和技能培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工代赈建设项目以及就业创业提升工程,发放种植业惠农补贴。目前,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完成率达73%,团场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完成率达62%。扶持发展特色种植养殖项目18个,带动就业560人。六十二团七连大棚种植户王书文参加设施农业培训后,进一步完善所承包的6个大棚设施。“现在掌握了新技术,收入有望再提高20%。”他说。
改善安居工程是今年民生建设的重头戏。师市投入3324万元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投入6000万元推进3271户危旧房屋抗震加固。目前,16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完成率达60%,3271户危旧房屋抗震加固工程完成率达63%。
“我们团人居环境整治垃圾转运站项目投入援疆资金450万元,在7个连队建设垃圾转运站及配套设施。” 六十一团人居环境整治垃圾转运站项目负责人马政香说,目前该团八连、九连垃圾转运站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10月全部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连队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效率,改善连队生活环境与整体面貌,推动团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就业创业提升工程、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建设中,师市兜牢社会保障底线,目前两项工程完成投资总额10315万元,平均完成率达78%。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2期,受益职工群众2100人次,预计到年底培训受益可达5500人次、新增就业5500人。今年,师市计划投入6983万元,为缴费困难群体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补助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同时在民生安全保障工程中,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人居安全饮水工程等4个项目,整体完成率达60%以上。
教育惠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第四师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宿舍楼等项目建设正在全面推进。其中,六、七号宿舍楼主体已封顶,正进行室内装修,完成率达83%,计划今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教育惠民工程还涉及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义务教育校舍安全长效保障机制,以及为学前幼儿提供经费保障、为8所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提供营养午餐等14个项目。师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将极大改善办学条件,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卫生健康工程加快推进,计划投资9675万元,建设可克达拉市中医医院、社区托育服务设施等7个项目,目前整体完成进度达80%以上。在关爱救助工程建设上,为困难群众、残疾人、低保户、老人提供生活保障和关爱救助。目前,关爱救助工程已完成投资2542万元,预计年底完成投资4580.5万元。
十大民生工程的深入推进,让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实现了民生改善与城市提质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