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明辉 通讯员 李星红)近日,2024年“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征集展示活动结果揭晓,全国共有40个项目上榜,师市那拉提湿地公园-伊力特产业园-库尔德宁(八连)公路(以下简称那伊库公路)入选“公路+农业”融合发展“十佳案例”。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中国交通报社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体现公路交通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重要贡献,展示各地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的创新实践成果。接下来,活动主办方将依托活动成果举办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经验交流活动。
那伊库公路位于七十二团境内,项目全长82.17千米,全线景观工程提升约25万平方米,是七十二团与G218线、S330线、G578线连接的主要通道。
在该项目建设理念上,师市秉承“融合、集约、美观、舒适、耐久”的原则,创新性提出旅游公路“五大系统”设计方案,包括交通系统、景点系统、绿色系统、服务设施系统以及附属设计系统,因地制宜打造旅游公路。区别于传统公路,该公路项目将“路域”+“路外”统筹考虑,在规划设计阶段即考虑交旅融合理念其本质上是“快进慢游”,通过打造健全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让交通串起一个个优美景观,真正让游客体验到“美在路上”的从容。
项目建设中,师市树立“一项交通工程就是一道风景”的理念,推动规划、设施、服务等全领域、全方位、全链条融合发展,交通、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文旅、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各负其责,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共享、执法检查等方面实现高效合作、协同推进。将现有七十二团八连办公建筑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满足集散、停留等基本功能,拓展游客食宿、购物、游憩等附加功能。在红叶谷开辟登山徒步路线,全线长约2.8公里,步行时间半小时至一小时,选取适当位置作为观景区和最佳摄影点。
作为国务院确立的25条国家旅游风景道之一和天山世界遗产风景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伊库公路项目以公路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跨区域资源要素整合,加快沿线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最终将项目区域打造成为新型旅游功能区、重要旅游产品和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