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师市要闻 >> 详细内容
师市全面加快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六 集智聚力 锚定特色七十六团做好“农”字大文章
发布:2024-08-06 来源:  作者:陆彦汝  编审: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456 

  记 者 陆彦汝 张佳玉

  通讯员 安尼帕·特

  七十六团位于素有“天马故乡”美誉的昭苏高原西部,近年来,该团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主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聚焦“调结构,强牧业,兴特色”的发展思路,全力以赴稳粮食、促农业,巩固提升农业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眼下正值盛夏,七十六团金黄色的油菜花田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休闲打卡,也为职工群众拓宽了增收路。

  7月23日,在七十六团四连一片油菜花田旁,居民巴克特别克·达吾列提汗正忙着摇蜜,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无数只小蜜蜂围着蜂箱嗡嗡“鸣唱”,忙着采花酿蜜。油菜花是蜜蜂采集的主要蜜源之一,每年六月,也是巴克特别克·达吾列提汗最忙碌的时节。

  “这里气候宜人,油菜花开得特别好,蜂蜜质量也很好,一年可以收4吨多蜂蜜,收益25万元左右。”巴克特别克·达吾列提汗说。

  在七十六团,像巴克特别克·达吾列提汗这样的养蜂人有50余户。上万亩油菜花不仅为养蜂人提供了蜜源,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该团依托油菜花经济,以花为媒,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等产业相融合,促进团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天,记者走进七十六团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整齐的条田里,一垄垄长势旺盛的马铃薯正值盛花期,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多年来,七十六团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破传统单一种植模式,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的多元化特色种植,为职工群众开辟多元增收新渠道。

  据七十六团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种植负责人杨星驰介绍,该基地种植的“新薯8号”是2021年从内蒙古引进的新品种,亩产量在4吨左右,相较于以往种植的老品种,其抗病性较强,淀粉含量高,产量比较稳定。

  今年,七十六团种植马铃薯3.9万亩,占全团耕地面积的17%。该团采取“政策上引导、种植上指导、销售上帮助”的服务方式,

  以“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力促马铃薯向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通过“产+销”全产业链打造马铃薯产业。

  “合作社集体种地、集体销售,由于引进的品种出粉率比较高,效益也就起来了,这种管理模式降低了种植成本。”杨星驰说。

  今年,七十六团作物播种总面积22.2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7.91万亩,油料作物3.16万亩,经济作物1.173万亩,全面完成师市下达的粮油种植任务。该团聚力马铃薯育种创新,攥紧特色产业纵深发展“金钥匙”,种植马铃薯原原种800亩、原种4500余亩,实现了“面积稳、单产高、品质佳、效益好”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团场定位定向,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农牧业大团的基础,圆满完成粮食安全任务;二是以产业带动为基础,扩大种业振兴,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加快马铃薯种业的繁育;三是以品种改良为突破,推动畜牧业提质增效;四是通过蜂产业、油脂加工等新兴、多元化产业带动,促进职工增收致富,全力推动团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七十六团党委副书记、团长路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