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师市要闻 >> 详细内容
千里沃野绘新景 累累硕果满目新
——师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综述
发布:2023-11-07 来源:  作者:  编审: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1062 

记者 王东 特约记者 沈睿燕

金黄稻谷千层浪,累累瓜果十里香。十月的伊犁垦区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行走在垦区大地,高标准农田阡陌纵横,座座新农房错落有致,牛羊满圈肥又壮……一幅“内外兼修”富美乡村图景在脚踏实地的探索与实践中,变得愈发壮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师市党委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稳住职工队伍,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产业三大体系,使师市成为兵团最大的粮油生产基地、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和全国超细型细毛羊生产基地,连续12年荣获“国家产粮大县”称号、连续6年荣获“国家制种大县”称号。“中国薰衣草之乡”“中国香料之乡”“中国冰葡萄酒之乡”“中国有机雨露麻之乡”等荣誉称号落地师市。今年1至9月,师市预计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87亿元,同比增长20.25%,为经济发展稳住了农业基本盘,守好了“三农”压舱石。

深入开展高产创建?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10月10日,师市农业农村局邀请新疆农科院、伊犁州农科所、四师农科所等单位的专家,对六十八团八连110亩水稻连片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110亩水稻以平均亩产885.06公斤(14.5%含水率)的成绩,再次刷新师市水稻大面积高产纪录。

有幸成为2023年度水稻种植“状元”的职工刘坚介绍,这都是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取得的成果。

水稻获高产,是新疆农科院、兵团农业农村局、四师农业技术推广站等相关单位以“农作物高产示范基地创建”为核心、以“兵师团连”四级联动模式进行种植的结果,也是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绿色高效栽培于一体的有效体现。

今年以来,师市持续深入开展高产创建,全面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新冬52号冬小麦亩产达879.4公斤,创下伊犁河谷冬小麦亩产新纪录;绵邦油136号春播油菜单产351.57公斤,创全疆油菜单产纪录;万亩玉米单产1300公斤,连续10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一组组数据背后,是师市持续抓好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的最好证明。

为全面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师市扎实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强化矮密早、水肥一体化、良种良法技术集成应用,打造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带动粮食作物单产再创新高。今年,师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9.26万亩,同比增长2.49%。其中粮食作物156.07万亩,完成兵团任务的107.7%,预计实现粮食总产100万吨,同比增长3.8%。粮食单产连续5年稳定在650公斤以上,全年粮食总产预计可达100万吨以上。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筑牢粮食生产根基

10月12日,七十团二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机声隆隆,挖掘机在田间忙碌着,施工人员相互协作投放排水井设施。该项目总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9万余亩,主要改造6个连队田间灌溉、排水系统,修缮田间道路。

围绕“稳粮食、促产业、增效益”目标,近年来,师市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坚持以推动农业现代化为主线,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美丽乡村建设、休闲观光相结合,促进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通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绘制良田美好前景。

据了解,师市共有耕地面积185万亩,截至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3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2.4%。计划2023至2024年建设高标准农田39.7万亩。该项目总投资1.9亿元,其中新建4个项目共7.7万亩,改造提升2个项目共2.77万亩,真正实现“小田变大田,漫灌变滴灌”。

“十四五”期间,在农田水利设施方面,师市计划投资55亿元,新建、续建水库6座,改建干、支防渗渠739.945千米,配套渠系建筑物1496座,建设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4处、防洪减灾工程230千米,提升师市水资源调蓄、调配能力。

“我们将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紧密融合,让土地发挥出更大经济效益,确保农业丰收、职工增收。”师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德友说。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筑牢乡村振兴屏障

10月15日,在六十四团五连生姜种植户任雪菊的大棚里,个头大、产量高、品质优的生姜经过脱泥、剪枝、装箱,即将出售。任雪菊告诉记者,今年生姜市场价格不错,预计每亩可实现产值3万元。“经过这两年的摸索,我对生姜的生长习性越来越了解,明年打算再扩大种植规模,获得更高收入。”任雪菊说。近年来,师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各团场气候条件,鼓励团场发展特色农业,做好“土特产”文章。目前,六十六团香料,七十四团、七十五团中草药,六十九团蔬菜,六十八团小龙虾,七十七团冷水鱼等特色作物、特色养殖已初具规模。同时,坚持“小品种、大产业,小产业、大发展”,推动形成“一团一业”“一连一品”,做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把“小品种”打造成带动职工群众增收的“大产业”。

在连队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师市围绕“供排水工程、厕所革命、垃圾治理、连容连貌提升”四项重点工作,采取“师市领导督战、团场党委主战,驻师企业助战、职工群众参战”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推进和质量监督力度,扎实开展清洁行动,持续巩固提升连队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走进六十六团十五连,整齐的院落和平整的道路,让职工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竖起大拇指。“环境越来越美,规划越来越好,跟以前相比好太多了,我们生活在这里很惬意。”退休职工李生钰说。

据统计,近四年,师市累计投入资金8.67亿元,完成全师96个连队整治提升工作,创建美丽庭院1722个。

六十六团八连、七十四团六连等9个连队获得“兵团和美连队”称号;

六十九团六连获得“自治区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

七十一团七连、七十八团五连等“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一个个称号,一份份荣誉,折射出团场连队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宜业的快速转变。随着一体化建设水平大幅度提升,团连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夯实了师市乡村振兴环境基础,也使得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项项农业产业规划振奋人心,一个个涉农项目加速推进,一座座美丽庭院焕发新颜,一幅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美好画卷正在师市大地徐徐展开。

“我们将把伊犁河谷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农业产业优势,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引导传统农业向精深加工延伸,构建产销一体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为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兵团贡献师市力量!”刘德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