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赵爽 通讯员 周子亮
初秋时节,走进可克达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可克达拉经开区)生产车间,机器全速运转;施工现场,车辆往来穿梭……处处涌动着蓬勃发展的活力。
2022年,可克达拉经开区注册企业268家,其中工业企业44家,规上工业企业17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1.02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3.43亿元,招商引资实物量8.49亿元,全口径税收收入1.41亿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哪里营商环境好,要素就往哪里集中,项目就往哪里汇聚,产业就往哪里聚集。
“经开区工作人员一天内帮我们解决了电力顶管过路和项目用电问题,园区还配套建设了项目周边道路、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派专人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保障项目顺利施工。”可克达拉银皓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电石厂节能减排升级改造项目经理时运刚说。
近年来,可克达拉经开区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坚持做到无事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以全生命周期服务为目标,通过招商部门亲商扶持、行政部门高效审批、多部门深度服务,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支撑”,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
2022年3月,总投资15亿元、年产10万吨装配式钢结构的福泰宏远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入驻可克达拉经开区。自项目签约落地,可克达拉经开区便开启了全流程、闭环式服务,配备专职服务人员做好协调和服务,各部门“接力跑”变为“并排跑”,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经开区专职服务人员每周至少现场踏勘1次,电话24小时开机,及时了解项目最新进展和各种诉求,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烦心事,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福泰宏远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工程负责人贾文刚说。
为打造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可克达拉经开区高标准推进城北农产品精深加工标准化厂房、城西装备制造产业园、城西南区基础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市政道路33公里,标准化厂房32栋28.6万平方米,双创生活区配套宿舍楼4栋,占地1.01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2座,中水池1座,供水厂1座,给排水管网457公里;14公里蒸汽管网和14座换热站正在建设。城北园区已实现“七通一平”,城西园区和金岗园区基本实现“五通一平”,进一步改善园区承载力,切实为招引项目落地夯实基础。
近两年,可克达拉经开区相继制定出台《经开区招引项目标准化服务实施意见》《经开区包联项目服务方案》《经开区支持工业企业发展九条政策意见》等。编制项目建设情况月度台账、缺工信息季度台账,实行全流程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服务企业生产、项目建设全链条。实行“容缺审理”+“告知承诺”,提高审批服务效能。
今年上半年,可克达拉经开区累计办结行政审批事项77件,协助企业招工7次,发布招工信息5期,新增就业400余人。开展各类政策宣传11次,累计驻企服务60余次,解决企业(项目)诉求200余件。
“目前工程项目进展到哪一步?在建设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连日来,可克达拉经开区纪工委专项督查组深入重点项目一线,对中润粮油等项目推进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重点项目建设在哪,监督检查就聚焦在哪。可克达拉经开区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建设纳入日常监督重要内容,公示举报电话、投诉箱,定期研判,督促相关部门严格落实简化登记手续、重点限时办结等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前移监督关口,护航项目建设。
水积则雨聚,木茂则鸟集。一个个项目、一家家企业纷纷入驻,既是对可克达拉经开区发展的认可,也是对其聚智聚力优化营商环境的认可。
今年上半年,可克达拉经开区实现风干肉及预制菜、华源润泽医疗器械物流园等14个项目签约,签约额达38.19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88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实物量3.81亿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何继续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可克达拉经开区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进一步完善招引项目全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实行项目系统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为加快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园区聚智汇力、聚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