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伊犁河谷,景色宜人,广阔无垠的草原色彩更加斑斓 。
6月9日,记者在位于四师七十九团三连的归园野客民宿看到,院子内水榭亭台一应俱全,颇具田园风格,房间内布置得干净整洁,装饰精美,给人一种惬意舒适的感觉。
“这两年,团场重点打造特色民宿项目,去年5月我投资120万元,将连队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归园野客民宿负责人闫青说,“今年4月底正式开门迎客,自开业以来,受到不少游客青睐。”
民宿好不好,除了是否有别具匠心的民宿风格、独特的景观条件,游客住得是否舒心,才是重要的判断标准。
闫青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国学爱好者,在建设初期,他就将文化元素融入了民宿设计中,在为游客营造舒心住宿环境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闫青看来,旅游市场持续回暖,游客面临更多出游选择。乡村民宿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切实提升质量,打造精品,满足游客高品质的出游体验,实现从观光到度假体验的转变。
“我们将持续提升民宿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民宿品质和经营水平,更好满足游客的高品质需求,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闫青说。
如今,“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跟团式旅游已逐渐成为过去式,在游客更有个性、更放松的旅游需求引领下,各具特色的民宿逐渐取代标准化的酒店,成为不少旅行者出游的首选。
七十九团地处尼勒克县东部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发展民宿产业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近年来,七十九团党委紧紧围绕“做强现代畜牧,做活乡村旅游”目标任务,依托唐布拉、将军谷、红石头山景区等优势旅游资源,支持和鼓励连队“两委”牵头领办合作社,积极推广“合作社+企业+职工群众”“旅游合作社+职工群众”“旅游合作社+招商引资企业”等发展模式,完善团场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餐饮和星级民宿,构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目前,该团已建成旅游合作社4家、民宿7家,投资800万元的山水庭院民宿、投资150万元的夏提民宿等5个民宿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
七十九团党委书记、政委李昆朋说:“2022年,团场共接待游客3.2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2200万元。今年,我们将继续完善团场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民宿集群发展,持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