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明辉 通讯员 廖强)5月26日,在塔里木大学,一场场结构化面试正在进行中。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入塔里木大学开展2023年师市事业单位面向兵团高校校园招聘活动。
近年来,师市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以突出“靶向施策”、突出“栽桐筑巢”、突出“聚才引智”为抓手不断提升师市核心人才竞争优势,奋力开创师市人才工作新局面。
突出“靶向施策”,着力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师市党委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优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制定《师市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师市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切实形成由师市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合力,师市上下大抓人才工作“一盘棋”氛围日渐浓厚。日前,师市党委组织部与师市人社局组成人才发展工作考察组,先后赴第八师石河子市、四川省成都市、安徽省芜湖市三地考察调研,充分学习了解当地人才“引育留用”的政策及措施办法,结合兵团“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要求和师市实际,明确师市人才工作总体思路。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师市研究制定《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办法》,着力突出新型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新型工业建设等6类急需紧缺人才导向。为解决师市高层次人才匮乏问题,师市不断加大人才补贴力度,新引进人才按照层次最高可享受30万元购房补贴、15万元人才津贴。在重视人才引进的同时,师市还注重兼顾本土人才培养,向达到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干部人才给予最高每月4000元人才津贴奖励。
突出“栽桐筑巢”,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要赢得人才的青睐,既要拿出“真金白银”,更要彰显“真心实意”。2023年,师市本级拨付人才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援疆干部人才工作资金100万元,争取兵团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开展师市人才招引和服务工作。引来了“千里马”,如何留得住?师市采取务实措施,全力帮助各类人才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打造人才集聚的“强磁场”,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2022年,师市为各团场及直属单位近三年来新引进的528人发放工作补贴、生活补贴及一次性安家费等各类补贴,共计292.7万元。新建25栋500套人才公寓小区,目前,小区已入住各类人才516人,其中新引进高层次人才27人,柔性引进人才64人,援疆干部人才55人,师市各单位新招录干部人才370人。同时,投入131万元搭建师市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建设集人才个人注册求职、企业注册及招聘、招聘会(现场招聘、网上预订)、就业创业政策信息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大厅,真正打通线上线下双向人才服务通道。
突出“聚才引智”,倾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师市突破地域、户籍约束,坚持“走出去”招引人才,3月26日、4月16日,师市分别在甘肃兰州市和新疆乌鲁木齐市开展招才引智城市行专场招聘活动,实现线下入场984人,线上观众11000余人,线上线下收取简历3766份,签订就业协议218人。平台是科技创新和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搭好平台,才能吸引人才,推动创新创造。已投入使用的可克达拉市创业示范基地,目前已入驻企业、个体、第三方服务机构101家,完成工商注册70余家,吸引创业人才250余人。组织开展师市首届就业创业大赛,评选师市“就业创业之星”10名,营造了崇尚创业、勇于创业、服务创业的浓厚氛围。出台《四师可克达拉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吸引返乡大学生围绕产业需求、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人口健康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申报科技项目7项,支持专项资金40万元。在“校地”“校企”合作方面,师市先后与江苏科技大学签订就业合作框架协议,与石河子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开展战略合作,与兰州城市学院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探索产学研合作新路径,多渠道引进培养师市急需紧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