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师市要闻 >> 详细内容
从戈壁滩到“聚宝盆”
发布:2023-02-16 来源:伊犁垦区报  作者:兰玲玲 杨俊钦  编审: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浏览量:812 

兵团日报记者 兰玲玲 本报记者 杨俊钦

从可克达拉市一路向西南,经过大片阡陌纵横的农田,在冰雪覆盖的乌孙山下,一个大气整齐、秀美洁净的连队映入眼帘,这就是四师七十九团四连。

“2022年,四连生产产值再超亿元,合作社发挥了关键作用。”七十九团党委书记、政委李昆朋说,团场抓住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契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连合作社蓬勃兴起,产业发展生机绽放。

来到四连硕丰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只见养殖场内,上百只羊埋头吃着草料。“自从加入合作社,收入渠道更多了:分红、托管身份地、外出务工,2022年收入8万多元。”养殖户努尔波拉提·达吾列提克力德说,这两年合作社效益越来越好,职工群众纷纷入社,铆足劲加油干。春节期间,社员们都在忙碌。

四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刘刚介绍,合作社下设7个产业合作组织,近年收入节节攀升。2021年总收入2300余万元,利润达到710余万元,2022年运行稳中有进,带动社员大幅增收。

而在几年前,不少职工并不看好合作社,他们表示,先观望,挣不上钱就不进合作社。随着合作社的快速发展,看到社员们个个增收,职工入社积极性高涨。2021年入社人员猛增至365人,2022年近500人,占连队总人口的77%,职工100%加入合作社。

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一个总人口不到千人的连队,合作社年利润超过700万元,这个合作社在“成长”中遇到了哪些难题?如何通过求新求变中走出一条提质增效路?

四连发展产业并不具备先天优势,虽然耕地较多,但土壤贫瘠,风大沙密,曾是远近闻名的戈壁荒滩,产业发展基础非常薄弱。解决“种什么、养什么、怎么销、如何增收”问题,成为四连党支部的首要课题。

对接大市场,什么畅销种什么,什么好卖养什么,四连把突破口放在招商引资带动产业发展上。近年在团党委助力下,连队党支部一鼓作气引进玉米制种、农机服务、农业灌溉、养殖、劳务输出等7家企业。多家企业落地,助力连队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供销链条,为合作社发展产业、壮大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丰富了,最初职工群众入社积极性不高,怎样激发参与发展的动力?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四连四处取经,探索推行“党支部+产业链+合作社+职工”模式,规范运行制度,迅速增强了合作社吸引力。制种玉米产业、畜牧业、服务业全面发展,2022年连队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8.9%。

动力强,机制好,人努力,曾经的戈壁荒滩成了远近闻名的“聚宝盆”,四连合作社高效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厚植成长沃土。七十九团抓住改革契机下大力气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开展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等措施,推进合作社迅速发展,促进了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机衔接,带动了产业增效、职工增收。

力补产业短板。寻找确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四连党支部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引进7家企业落地运营、延链补链,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也带动了畜牧业、加工业、服务业多元发展,产业拉动经济增长成效显著。

紧密利益联结。党支部领办,使合作社组织化程度、科学化运营水平不断提高,运行规范,增效迅速,发展动能强劲,吸引职工全员入社,收入普遍增加,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前行动能,推动了连队生产总值持续超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