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郑娅莉) 日前,兵团医院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完成了一台跨越4200公里的微米级眼科手术,这是全球首例远程机器人视网膜下注射手术。
10月27日,乌鲁木齐市患者张明(化名)在兵团医院被诊断为右眼视网膜下出血,须实施视网膜下注射手术。经过相关检查和筹备,数日后,兵团医院副院长杨波为患者实施玻璃体切除术,完成药液抽取并引导注射微针进入玻璃体腔;随后,远在广州的中山眼科中心刘炳乾主任医师远程操控国产5G眼科手术机器人,将注射微针移动至病灶区域的视网膜表面,并完成针尖刺入预定视网膜深度注射药物,整个注射操作耗时不到7分钟。
据了解,这一远程高精度眼科手术实现了从“可行性”到“实用性”的关键跃迁,是我国远程高精度智能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相关专家表示,查阅目前公开文献与权威报道,尚未见远程、机器人辅助的微米级眼内手术先例,本次手术被认为是全球首例。
“此次手术使用的是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黄凯教授团队与广州市微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远程微米级手术机器人。”杨波介绍,眼底组织极为精密、手术操作精度要求高,理想的器械运动精度为10微米以内,而人手先天存在无法克服的生理抖动。相比之下,微米级眼内微创手术能够辅助甚至代替医生完成复杂的诊断以及手术操作,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此次手术实现了国产高精机器人在高精度眼科手术中的安全应用,是中山眼科中心科技援疆的重要实践成果。”林浩添表示,中山眼科中心将继续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探索“远程+智能”新模式,推动高水平眼科医疗资源“可移动、可共享、可复制”,让更多患者从科技创新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