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星讯(全媒体记者 史进 通讯员 魏浩) “张警官他们经常来企业走访,提供‘一揽子’服务,帮我们解决了不少发展中的难题,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近日,在谈及“项目警长”如何帮企业排忧解难时,新疆中能绿源化工有限公司安保部主任杨振点赞道。
今年,十三师新星市公安局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积极创新警务服务模式,在兵团率先推行“项目警长制”,为28个重点项目(企业)设立“项目警长制”专班,建立常态化沟通联动机制,构建全方位公安政务警务服务体系,着力优化营商“软环境”,以靠前服务回应企业关切,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哪里有重点工程项目和企业,警务服务保障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扎根到哪里。”十三师新星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师市公安系统以“三级警长、两项清单”为着力点,明确每个重点项目(企业)配备一名包联局领导、一个包抓责任单位、一名包抓项目警长和一名包抓社区民警,建立主动服务和解决问题“两项清单”,由派出所负责人担任“项目警长”,21个警种部门协同护航企业发展,实现了重大项目(企业)警务服务全覆盖。
企业的需求是公安服务的“风向标”。十三师新星市公安局将走访座谈、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咨询服务、法治宣讲、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提示等纳入“项目警长”服务清单,通过常态化走访了解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行等情况,听取对警务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解决企业员工居住证办理、矛盾纠纷调解等实际问题,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更有温度的服务。
此外,十三师新星市公安局还推行派出所警企服务站入驻企业模式,高效办理流动人口登记等业务,实现企业“零跑腿”;按项目类别建设特色“项目警长工作站”,推进重点企业园区集群化服务,并结合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协助开展隐患排查,精准感知项目风险,全面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隐患。
自“项目警长制”实施以来,十三师新星市公安系统累计走访企业582家次,召开警企座谈会81场,设置助企工作室10个,集成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13项,解决涉项目问题38个,化解涉项目(企业)矛盾纠纷21起,帮助挽回经济损失449.23万元,为企业健康发展筑牢了法治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