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兵团要闻 >> 详细内容
盐碱地变成“致富田”
发布:2025-06-30 来源:兵团日报  作者:  编审:ice  浏览量:30 

  ●兵团媒体联合采访组

  “今年花开得比往年要密,坐果肯定差不了!”6月18日,在三师四十九团十八连枣园里,淡黄色的小花缀满枝头,职工洪德民穿梭林间,眉眼间尽是欣喜。

  谁能想到,这片生机勃勃的枣园,3年前还是土壤盐碱化严重的低产田。

  “以前,连队3800亩枣园长期受盐碱化困扰。”十八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苏永平告诉记者,职工群众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压盐,但效果不佳——表层盐分被水带入枣树根系层,形成恶性循环:水没少灌,钱没少花,可枣树还是长不好,红枣产量一直上不去。

  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尹飞虎带领团队在此建立了红枣科研实验基地,聚焦枣园节水抑盐与节能降耗,积极推广应用咸水淡化、光伏抑蒸与发电、竖井排盐、地下滴灌以及智能控制等技术,配合全程数字化监测,为盐碱地治理开出“科技良方”。

  记者走进红枣科研实验基地,只见尹飞虎院士团队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裴胜钊正紧盯手机,实时监测咸水淡化系统的运行情况。

  十八连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地下咸水储量丰富。为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尹飞虎院士团队巧妙利用光伏发电系统驱动排盐井抽取咸水,并配备淡化装置,同步解决咸水淡化和土壤改良问题。“我们还在蓄水池上方架设了光伏板,这一设计不仅能为基地供电,还有效抑制了池水蒸发,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裴胜钊介绍。

  记者了解到,该基地配备了先进的气象监测系统、病虫害预警装置、土壤墒情监测仪以及智能水肥调控系统等现代化农业装备。“借助这些智能化装备,系统自动生成诊断报告,精准分析土壤养分状况,对所需补充的营养元素作出提示,帮助我们实时掌握土壤墒情数据。”裴胜钊说。

  科技赋能带来的改变令人惊喜。2024年,十八连红枣品质明显提升,每公斤收购价比周边高出0.5元左右。消息传开,巴楚县、喀什市等地的红枣种植户纷纷前来求教。

  “盐碱地变成了‘致富田’!”洪德民望着自家的枣树,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一定要跟着专家好好学技术,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盛明 常丫丫 邵明辉 当代兵团杂志社记者 张瑞萌 胡杨网记者 唐媛媛 通讯员 木了得·哈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