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
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是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其聚焦经济发展、回归主责主业的关键步骤。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资金、技术、人才、产业等要素高度聚集的重要平台,开发区“瘦身减负、轻装上阵、加速奔跑”显得更加迫切。
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本身就是为了发展经济,如果承担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过多,必然会占用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导致负担过重,不能集中精力促经济、谋发展。如何为开发区“瘦身健体”,更好地聚焦主责主业,是当下开发区改革的一道必答题。
做好“减法”,是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一步。要盯住关键问题,理顺开发区与所在行政区的关系,该管的坚决管好,不该管的彻底放下,实事求是剥离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以改革释放发展活力;在机构设置上突出精简高效,建立更加符合开发区发展需要的扁平化服务机制和协同机制,搭建专业型、服务型组织架构,进一步明晰开发区职能定位;推动开发区由“行政化管理”向“市场化运营”转变,借助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东风,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依照法定程序下放更多经济管理权限,让开发区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主引擎。
“瘦身”只是过程,“健体”才是目的。各级各类开发区要积极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探索适合兵团发展实际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把精力和资源集中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要将行政管理思维转变为园区思维、服务思维,把精力和资源集中到为企业、项目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上,形成“发展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闭环式工作模式。同时,还要建立岗位聘用制度和竞争性选人用人机制,健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办法,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开发区的建设和运营当中来。
改革不停顿,发展不止步。砍掉阻碍发展的“藤蔓”,让开发区释放压力、集中精力,必将激发出澎湃活力,使之迸发出更强劲更持久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