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马雪娇) 近日,十二师五一农场社区残协工作人员为居民顾玉金送去无障碍用品,并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顾玉金肢体三级残疾,行动不便,之前,社区残协工作人员入户走访后,及时为他制定了定制化服务方案。
连队(社区)残协是残联的最基层组织,加强和改进连队(社区)残协工作是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残联组织履行职能、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兵团残联启动连队(社区)残疾人协会建设,截至目前已成立连队(社区)残协807个、残疾人小组966个,实现连队、社区和残疾人集中的企事业单位残协或残疾人小组全覆盖,努力为残疾人提供“零距离”服务。
近年来,以连队(社区)残协建设为主线,兵团残联着力推动助残服务面对面、网格化、精细化,引导连队(社区)残协广泛吸纳残疾人及亲友、“两委”成员、包户干部、志愿者等参与残协工作,加强和充实残协工作力量。连队(社区)残协按照残疾人类别或区域分布设立若干残疾人小组,将辖区内残疾人全部纳入联系服务范围。连队(社区)残疾人数量少于20人,则成立残疾人小组,纳入就近连队(社区)残协服务范围。
各连队(社区)残协通过上门入户、走访探视,及时了解掌握残疾人基本情况,广泛宣传相关惠残政策,协调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和问题,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依托连队(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立“残疾人之家”,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服务;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助残服务活动,从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入手,解决好他们关心的“关键小事”,切实发挥残协参与治理、服务群众的独特优势,为特殊困难残疾人提供贴身便捷的服务。
各师市残联将连队(社区)残协主席、副主席、专职委员等纳入教育培训计划,加强残疾人工作政策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履行职责、整合资源、服务残疾人的能力。目前,兵团残联充分利用“专职委员在线”培训服务平台,培训专兼职残疾人工作者226人次。
兵团持续建立完善连队(社区)残协相关工作制度,每年在做好“全国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的基础上,主动了解掌握尚未持证但有服务需求的残疾人基本情况,认真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早帮扶”要求,努力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服务。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基层残协建设,细化工作举措,把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体现在经常、融入日常。”兵团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