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武
基层理论宣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理论宣讲照本宣科、唱“独角戏”,抓不住重点、打动不了受众,其效果可想而知。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要在宣讲内容、宣讲方式和宣讲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要让宣讲内容“实起来”。做好新时代理论宣讲,必须找准理论与社会需求的连接点,将“源头活水”与“生动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靶向宣讲。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职工群众,根据他们的文化程度、思想基础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宣讲内容。要联系实际,聚焦职工群众“急难愁盼”,紧扣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对宣讲内容进行“精准加工”,做到有的放矢。
要让宣讲方式“活起来”。理论宣讲要让职工群众愿意听、听得懂、有收获,必须创新宣讲方式。要适应新形势新技术新要求和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创新传播理念方式,统筹线上线下,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要引导宣讲人员善用“大白话”“小故事”,让宣讲接地气、有意思,受众听得懂、记得牢,最终使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
要让宣讲队伍“强起来”。做好理论宣讲,关键在人。要充实配强兵团、师市、团场、连队宣传思想文化队伍,统筹用好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力量,发挥各领域宣讲人才优势,特别是要发挥基层“土专家”“田秀才”对基层情况“门儿清”的优势,让他们从“竖着耳朵听”转向“主动上台讲”,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带给职工群众深切的启发和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