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娅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兵团干部职工群众满怀豪情、满怀信心、满怀憧憬,推动兵团经济社会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农业现代化 为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
2022年,兵团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粮食作物单产616公斤,居全国第一。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兵团党委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注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大规模引进、吸收、研发、示范和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实现农业技术“五个首创”的实绩。
首创棉花“矮密早”栽培模式,兵团皮棉单产由过去的36公斤提高到2022年的168公斤,引领了新疆棉花种植模式的革新,并应用到小麦、玉米种植及高标准果园建设上。
首创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建成全国最大的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全国各地每年应用该技术面积达1.3亿亩,输出到18个国家和地区。
首创农作物精量播种技术,大幅度实现节本增效,该技术在全疆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首创棉花全程机械化模式,棉花机械装备基本实现“兵团制造”,辐射带动3000万亩棉花实现全程机械化。
首创农作物“干播湿出”技术模式,为新疆节水灌溉和盐碱地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带动新疆推广“干播湿出”技术3000余万亩、节水50亿立方米,为形成农业产业优势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兵团农业质量、效益大幅提升,职工群众享有更多实惠,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农业基础和科技装备条件较好。”兵团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兵团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全力推动兵团农业现代化建设。2022年,兵团新建高标准农田173.7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77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达59.1%,助推兵团粮食产能稳步提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的一年,兵团农业怎么干?
兵团党委八届四次全会指出,推动农业巩固放大优势、提质提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兵团乡村(连队)振兴。
今年,兵团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机遇,深入推进“两扩、两稳、一提高”工程,建设一批粮食高产示范基地,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利益联结、产销对接机制,加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拓宽职工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
重点项目 为高质量发展“强筋壮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近日,在新疆阿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厂房项目建设现场,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今年,新疆阿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完成投资70亿元。
“大项目带动新产业,新产业激发新动能。依托棉花资源优势,今年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一批棉纺织企业,发展下游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为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一师阿拉尔市发改委党组成员秦武林说。
今年以来,一师阿拉尔市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持续强化要素保障,以贯穿项目生命周期的高质量服务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为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赢得发展先机、促进追赶超越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兵团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2022年,兵团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度,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工业等重点领域投资增速加快,投资增速逐月企稳回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3%,快于全国1.2个百分点,扩大有效投资成效显著。
2022年,兵团全年新开工项目2492个,比上年增加228个、增长10.1%;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10.3%,占全部投资的47.4%,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超七成。
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30%左右。2022年,兵团积极推进工业重大项目建设,工业投资连续10个月保持15%以上的增速,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2021年的35.9%提高到41.8%。其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占工业投资总额近八成,成为拉动工业投资增长的主力军。
今年以来,兵团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做强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启动以产业链和创新链引项目、育项目的“加速器”,打出以优质服务和保障推动项目建设的“组合拳”。
在项目建设中,各师市按照兵团党委要求,实行领导包保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制度,定期现场督导、集中“会诊”,挂图作战、分类调度;对建设进展低于预期的重大项目实行挂牌督办制度,做到每个项目“专人盯、专门促”。当前,各师市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一批聚焦重点方向,着眼民生需求,以创新驱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新春伊始,兵团192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总投资6445亿元,计划年度完成投资1270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27个,总投资4322亿元,计划年度完成投资543亿元。
创新驱动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紧紧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8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晶片新产品研制成功;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整机国产化率提升到93%;51个棉花、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作物新品种分别通过国家和自治区审定;严寒条件下茄果类蔬菜冬季免加温日光温室生产综合技术体系在18个团场得到示范推广……近年,兵团持续涌现出一批对产业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打破国外长期垄断,拥有超过40项专利的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投入生产。这是兵团大力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攻关机制的一个缩影。
“如何有效破解重点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兵团的做法是探索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攻关机制。”兵团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揭榜挂帅”,是为了解决特定领域的技术难题,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专门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将科技项目运作模式变为在规定的时间、预算下完成规定的科研任务,更加注重结果导向、成果导向,实现了从竞争拿项目到竞争出成果、从谋求发论文到解决真问题、从论资排辈到不拘一格的三大转变,打破了“线性”科技项目管理程序,用市场化思维实现了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院所科研创新成果的精准对接,有助于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兵团技术创新体系。
近年,兵团立足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集中力量在现代农业、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切实解决产业链与创新链、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目前,科技进步对兵团经济贡献率达到58.3%。
2022年,兵团积极争取国家各类科技发展专项资金1.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安排年度科技发展专项资金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为加快创新型兵团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优化政策举措,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促进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有效衔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度兵团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41亿元。
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新的一年,兵团将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创新机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创建国家棉花技术创新中心,推进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优化重组;高质量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推进实施“揭榜挂帅”“军令状”制度,围绕兵团重点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打造南北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大兵地融合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