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惠
眼下,可克达拉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下属的公路养护中心,正在对可克达拉市重点工程——海河路亮化工程进行施工。
“从过去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公路修补,到目前具备公路工程建设能力,企业效益持续提升,这完全得益于企业改革带来的变化,是改革让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可克达拉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公路养护中心经理杨彬说。
城建公司公路养护中心的变化,是师市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提升改革成效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师市国有企业发生了全局性的重大变化,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尤其在国企改革行动以来,师市党委严格按照“止血止亏、瘦身健体、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以健全和转变“政”的职能,确立“企”的市场主体地位为着力点,采取关闭破产,转让退出,重组整合,培育发展“四个一批”措施,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国资国企改革上台阶、见成效。
统筹布局聚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国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向“深水区”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更是吹响了改革“冲锋号”,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改革前,师市国资委对师市国资国企经营现状调研分析后了解到的现状是:师市全领域、全口径、全层级企业256户,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93家、参股企业63家。总体看,部分国有企业存在资产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吸纳就业能力弱、活力和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怎么改?在经过科学的市场论证后,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兵团国资国企改革决策部署,全面启动国资国企深化改革工作。
压实改革主体责任,完善各项措施,是国企改革稳步推进的基石。师市配齐配强国资国企改革办工作人员及办公设施;编制《国有企业基本情况手册》《师市全口径国有企业“一企一策”改革方案》《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流转操作手册》,落实“一企一卡”;搭建并完善国有企业数据库,逐步解决企业涉法涉诉、职工分流安置、招商引资等重点问题;依法依规推进改革,严格程序、公开公正。
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是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师市国有企业行政级别全部取消,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身份与行政彻底脱钩,收入按照市场原则和企业效益确定,不搞行政参照,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得到落实。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建立国资监管权责清单,是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
搭建监管平台、统筹监督力量、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选择信誉好、资质优的中介机构进行审计评估,确保全面化、精确化、规范化;国有资产交易在指定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师市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完善配套政策、强化考核激励、做好督查督导,在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狠下功夫,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截至目前,师市企业户数得到压减,现有企业118户,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87户、参股企业31户。企业效益、经济质量实现提升,改革红利初步显现。
多措并举增活力
经营机制的改变和健全,让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有效确立,轻装上阵,为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对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进行剥离,帮助国有企业卸包袱、减负担、增活力。
“三供一业”等历史遗留问题一直困扰着国有企业发展。师市“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涉及18个团场、师直10家企业和4个社区。各团场、企业和社区“三供一业”情况不一、管理模式各不相同,分离移交工作任务繁重。师市采取落实责任,一团一策、一企一策,全面接收、分步实施等多项举措,为企业减负。截至目前,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全面收官,完成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6亿元的拨付和核定工作,惠及师市3.2万户职工。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师市制定印发《师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施方案》,集中力量将尚未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移交街道和社区。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4958人,移交完成率100%,实现了“应交尽交”。
扎实做好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工作。截至目前,师市全领域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国有经营用房,应享受减免租赁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28户,落实减免租金696万元。
在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为监督、监管好放权后的企业经营主体,让国资监管效能不断增强,师市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企业治理统一起来,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党委(党组)领导作用,确保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得到坚决贯彻执行。
精准施策增效益
“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动摇”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成立于2013年4月的新疆南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33.54亿元,职工1100余人。在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中,《新疆南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权属企业国资国企改革实施方案》涉及改革企业13户,其中转让3户,清算注销4户,退出1户。
南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坚持分类施策,剥离无效资源,促进企业瘦身健体;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全面下放采购、销售、人力管理权限,下属企业产供销协调更加顺畅;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制定生产经营、深化改革、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党的建设等综合配套考核指标,实行全员绩效考核机制,干部职工生产积极性明显增强。
据师市国资委数据显示,国资国企改革以来,师市对86户长期亏损,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完成了关停转退,年止亏1.33亿元,止住了“出血点”,消灭了“亏损源”。
截至2021年,师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45.4亿元、负债总额233.6亿元,资产负债率67.62%。实现营业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6.7%,利润总额6.9亿元。
今年上半年,师市实现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50.3亿元、所有者权益11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6.5%;实现营业收入72.8亿元、利润2.4亿元。
任重而道远,千钧惟担当。如今,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已进入关键期,越是如此,越要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也唯有此,才能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推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