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海武
8月27日,《兵团关于进一步扶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提出22条具体举措,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增强信心、恢复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二十二条”中,既有“真金白银”的支持,如对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在原有减免6个月租金的基础上再减免1个月租金,又有直面民生冷暖的政策性扶持,如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政策,设立费用缓缴期,缓缴期间免收欠费滞纳金。这些政策措施具体务实,给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送来了“及时雨”,让市场主体吃下了“定心丸”。
战“疫”的艰苦卓绝之处,不仅体现在和狡猾的病毒作“搏斗”,还体现在必要时作出利益牺牲。无论是摁下“暂停键”,还是改变营业方式,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让市场主体稳住,在疫情背景下给予各种“加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至关重要、迫在眉睫。
拿出好政策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政策“及时雨”快速落到企业“田地”里。这既离不开兵团党委的把舵引领,更少不了各相关部门的齐心协力。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全力做好政策解读,尽快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知悉;要尽快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加大推送,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推动优惠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要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出台配套细则,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