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敏
走进六师五家渠市文化馆,舞蹈班学员陈焦星正在跟老师学习中国古典舞蹈。“学习文化艺术免费培训课程,既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又提高了个人艺术修养,感谢文化馆为我们搭建了学习的平台。”陈焦星说。
天天有排练、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在六师五家渠市文化馆,无论是少年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免费培训项目。
文化滋养人心,文化赋彩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近年来,兵团上下积极贯彻落实座谈会精神,在兵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加强先进文化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打造兵团文化地标,职工群众精神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十三五”期间,兵团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深入推进,一批文化惠民重点工程相继完成,建成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1524座。目前,兵团共有图书馆6座、美术馆3座,团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90个,连队文化活动室1916个,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81座,较好地满足了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覆盖兵团、辐射地方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兵团始终坚持文化共建共享,各师市、团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向周边地方群众免费开放,切实发挥辐射地方、带动周边、服务兵地群众的作用。
新时代文艺创作“质”“量”双提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兵团创作了一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艺术精品。5年来,兵团创作各类舞台艺术作品60余部、歌曲60余首、美术作品700余幅。豫剧《戈壁母亲》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提名奖,杂技《九儿》获第六届中国国际马戏节金虎奖,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展演。
文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兵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化惠民活动普惠民生,职工群众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参与度、获得感稳步提高。兵团各级各类文艺团体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演出5200余场,观众达200余万人。文艺汇演、基层文化能人大赛和戏曲折子戏大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等活动,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威风锣鼓、花灯展、赛龙舟等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职工群众参加;兵团豫剧团、兵团秦剧团等专业戏曲团体深入基层开展“非遗进校园”“戏曲进乡村”活动,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族群众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有效促进了“五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