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记者 兰玲玲 本报记者 李惠
在四师可克达拉市,对于“供销社”这个词,职工群众耳熟能详。不断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四师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与职工群众紧密联系起来,在农业全产业链与合作发展中获得更大收益。
四月的伊犁河谷处处新绿,在六十二团养殖场,工人们正在团场与创锦牧业有限公司合作的新疆褐牛良繁基地上焊接栅栏。5月,这一项目可完工,更多职工将走上种养加产业一体化增收道路。
创锦牧业有限公司隶属四师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日前,公司入围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作为龙头企业,公司在强链补链、壮大团场基层经济合作组织、促进职工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锦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建峰介绍,2021年公司牛养殖数量约为6万头,销售收入7亿元,带动8000余户职工群众增收。
近年,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影响,四师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社属农资、棉花两大传统产业规模萎缩,发展遇到瓶颈。如何整合资源、做活经济、促进职工群众增收,成为师市党委、四师供销合作社等一直探索破解的难题。
深入贯彻兵团关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部署要求,在大量调研实践的基础上,四师可克达拉市党委引领四师供销合作社另辟蹊径,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通过持股密切利益联结,形成了“龙头企业+团场基层供销合作社+农工专业合作社(联社)+职工”的模式,在筑牢为农服务基层基础中发展壮大团场基层经济合作组织,走出了一条高效发展、互利共赢之路。
从六十二团一路向东,四师可克达拉市10余个团场如珍珠散落在伊犁河谷。
按照师市党委部署,在四师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农资、棉业、牧业、米业、种业、果业、食品公司等社有企业的带动推进下,这些团场春耕春播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养殖圈舍牛羊撒欢,果树春剪管护全面展开,工厂企业开工生产,处处是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
“加入基层供销合作社,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今年,六十七团三连职工程阳对发展养殖业的兴趣更加浓厚。2021年,合作社为他提供了40头西门塔尔牛进行养殖,实现养、繁、销全程标准化管理,加上大田收入,他当年纯利润超过10万元,实现大幅增长。
六十七团基层供销合作社主任卢新荣介绍,2021年合作社引进良种华西牛800头,年底存栏达到1200头,173名社员拿上了分红、返利、补贴等各种奖励金,人均纯收入增加1.35万元。
至3月末,四师供销合作社已创办团场基层供销合作社19个,在师市农牧团场实现了全覆盖,领办农牧业合作社联合社9个,各类专业合作社56个,建立庄稼医院20个,入社职工3068人,农资、棉业、牧业、米业、种业、果业、食品产业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在种植、加工、销售环节中享受更多红利。仅2021年,6个团场基层供销社就为社员兑现二次返利1000余万元。
谈及发展目标,四师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军表示,到“十四五”末,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将托管土地50万亩,服务土地面积200万亩,带动3万户种植户增收;辐射带动昭苏垦区养殖合作社发展,确保3至5年内良种西门塔尔能繁母牛达到1.5万头,带动1万户种养殖户增收。供销社实现生产总值100亿元。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让五彩斑斓的田野更富生机,为师市现代农业走在兵团前列贡献供销力量,是四师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初心。如今,这一目标正在筑牢为农服务基层基础、建强团场基层经济合作组织中逐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