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俊钦
2月6日,大年初六,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镇江援疆教师魏似月起了个大早,学校高三今天复课,她迫不及待想早点看到自己的学生。
这是魏似月来可克达拉市的第三年,也是第一次在这里过年。“高三课程紧,我留下来过年,这样不耽误时间,更能帮助孩子们学习。”魏似月对记者说。
援疆前,魏似月是江苏省大港中学学生发展处副主任,有着20多年高中数学从教经验,曾获得镇江市骨干教师、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09年7月,魏似月到新疆吐鲁番旅游,热情的当地人开玩笑告诉她,你开朗的性格很像新疆人,如果你留在这里,我就送你一车葡萄。这句无意间的话,魏似月却记在了心里,让她暗暗许下心愿,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来新疆支教。
2020年初,当得知镇江市教育局即将派出新一批援疆教师,魏似月主动报了名。当年3月,魏似月和其他52名镇江教师一起抵达可克达拉市,开展教育援疆。
然而,当年6月噩耗传来,魏似月的丈夫罹患肝癌,她急忙回到镇江。在病榻旁的陪伴时光里,让魏似月感动的是,病中的丈夫却成了安慰她的人,希望她能够继续援疆。
“丈夫知道我的工作很重要,所以希望我继续。他对我说,‘你不去援疆,我没有心思看病。’当年秋季学期开学,我又带着行李重回可克达拉市。那段时间,我们每晚通电话互相鼓励。”魏似月说。
在教学中,魏似月发现,相比镇江的孩子,这里的孩子安于现状,缺乏拼搏精神,学习能力较弱,训练也不够。为此,她在课堂上多介绍内地学生学习方法经验,推行以谈心、鼓励为主的励志教育,并利用课堂时间,增加有针对性训练,补齐学生短板,增强学生自信,唤醒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魏似月得知,家在昭苏高原团场的学生,回一趟家单程需要六七个小时,来回仅在路上就要用一天。“我听了很震惊,这在内地是不可想象的。这让我明白,这里的孩子求学不易,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走出去。”魏似月说。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的年轻教师占多数,他们的成长意味着当地高中教育发展的未来。作为年级数学备课组长,魏似月订下了“传帮带”“十个一”计划,并举办关于教师专业发展讲座3次,毫无保留传授教学经验,帮助年轻数学教师成长。在她的指导下,年轻教师张殿云、刘冉苒在2021师市中小学基本功大赛中分别荣获高中数学学科二、三等奖。
2021年7月,一年半的援疆时间结束,在全家人的支持下,魏似月又主动申请留下来,再干一年半。今年春节,魏似月担心返乡耽误时间,影响教学,成了这所学校唯一留在兵团过年的援疆教师。
“我想抓住援疆时光最后的尾巴,帮助这届学生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实现他们的梦想。”魏似月说。
春节前,魏似月准备好了丰盛的卤肉、蔬菜、水果。除夕那天,魏似月和4位留在当地过年的镇江援疆干部一起辞旧迎新,大家各自施展手艺,做了一桌家乡菜,围坐一桌,一起看春晚,在第二故乡过一个别样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