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惠
全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7.8%;
预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28.2亿元,同比增长10.8%;
预计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形成实物量65亿元,同比增长12.46%;
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3亿元,同比增长1.7%;
……
数据的背后,是辛劳与汗水的付出。2021年,师市党委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师市呈现出经济平稳运行、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科技支撑 稳粮增产
临近年关,伊犁垦区到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息。1月19日,在六十七团农发中心办公室,该中心主任郑怀东正在抓紧时间修改高标准农田设计图。
“今年,团场将在原有4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再新建高标准农田1.8万亩,助力职工增产增收。”郑怀东介绍说,“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了稳粮增产,去年,六十七团完成作物播种面积23.15万亩,冬小麦平均单产522公斤,最高单产811公斤,刷新伊犁河谷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2021年,师市闯过重重关口,通过高质量备耕、高标准春耕、精细化夏管、全过程防灾减灾、科学机收减损,战胜了新冠肺炎疫情、局地旱情发生等不利因素影响,稳稳地扛起了保障兵团粮食安全的重任,全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7.8%。
据师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师市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50.4万亩,同比增长10%,实现总产110万吨,同比增长24%。单地块冬小麦单产达811公斤,创伊犁河谷冬小麦单产历史最高水平。师市粮食面积、总产量和实际完成面积较任务面积增加量均排在兵团第一位,获兵团通报表扬。
坚持“稳粮、优果、强畜、兴特色”,师市不断优化提升现代农业,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师市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调研,专题研究粮食生产,多举措、多层面积极引导农业资源优先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粮食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强农惠农资金1.8亿元,提高职工种粮积极性;利用农田建设补助、产粮大县和农机购置补贴等资金,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6万亩,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8.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100%。与此同时,发放农机购置补贴2046万元、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32期、组建师市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等,服务于农业生产,夯实了粮食生产能力,提升了粮食生产水平。
产业驱动 提质增效
室外大雪飞舞,室内热气腾腾。1月19日,在可克达拉市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白酒酿酒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工人们正用力铲着酒糟,均匀地撒入甄中,通过手工蒸馏、发酵等一系列传统工艺,酿造出品质优良的伊力特原酒。
自2020年8月3日在可克达拉市酿造出第一锅白酒后,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白酒生产逐步进入正轨,技术设备、白酒包装等配套设施相继完善。
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酿酒厂是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始建于2018年,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1601余亩,以“一心两节点、两轴四风貌区”的空间结构进行规划设计,分为技术研发区、红酒庄园区、白酒生产区和配套产业区四个功能片区。2020年8月,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建成达产后,有力提升了该公司酒类产品酿造、储存、灌装和玻璃制品等产品生产能力,新增就业岗位近1000个。
“园区白酒酿造采用纯手工打造,与全国同行业酿酒技术保持一致,提高了生产效率。”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新宇介绍说,“产业园投入使用,为师市创造了更多的财政税收,促进了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特别是可克达拉市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是师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思路决定出路,智慧决定成败。2021年,师市党委坚持发展为上、工业为先、投资为本、招商为要的原则,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重点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发挥项目建设引导作用,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师市工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28.2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工业增加值41.93亿元,同比增长0.3%;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家,有力推动师市规模工业持续向好。
如何推动师市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师市将全方位实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改扩能、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振兴发展团场工业等举措,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延伸信息触角范围,建设一批增强基础能力、保障链条安全的示范性重大工程,助力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筑巢引凤 聚力发展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1月18日,走进可克达拉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内各厂房建设布局清晰呈现,路网、水网、电网建设基本成型,处处显露着发展的勃勃生机。
可克达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局长朱奎源告诉记者,开发区目前正在持续做好可克达拉工业园产业改造升级基地项目,预计今年7月底建成使用,建成后的11栋、9万平方米厂区,将会吸引更多客商来可克达拉市投资兴业。
总投资达6亿元的可克达拉安琪酵母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奔着师市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发展空间,2020年6月,该企业的酵母项目在师市落地并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的建设量80%,10月底将建成投产,预计创产值6亿元。
硬件设施为师市经济持续发展带来无限动能和发展空间。2021年,师市加大固定资产投产项目力度,编印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计划,涉及项目总投资5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9亿元。加强项目储备,谋划储备2021年政府投资类项目96个,总投资118.3亿元。硬件设施的持续完善和有效措施的全面实施,振奋了企业家进驻师市投资兴业的信心。
2021年,师市累计对120个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重点推进,营造出师市上下齐心协力抓项目、聚精会神谋发展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06个,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筑巢引凤,聚力经济发展。2021年,师市多举措聚力招商,成立8个招商工作组,建立了南京、成都2个招商联络处,完善了工作机制、搭建了招商平台、建立了考核办法。全年招商小组累计拜访企业600余家,新签约项目121个,总投资922.38亿元;在可克达拉市举办2次集中签约仪式,与新疆中蓝通航有限责任公司、深圳领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签订招商引资协议,总投资445.9亿元。
据师市招商局资料显示,2021年,师市预计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形成实物量65亿元,分别完成兵团下达任务的108.33%,同比增长12.46%。
师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瞿中强说:“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产业链集群,做好重点项目的引进和产业延伸,运用好招商政策,寻求多方合作,让更多的客商来师市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发展新优势,踔厉奋进再扬帆。2022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师市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围绕“文化旅游之城、生态康养之城、智慧数字之城、绿色低碳之城”的建设定位,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城正在伊犁河谷卓然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