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爽 通讯员 樊江峰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近年来,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坚持立德树人,把学生品德修养、能力素质培养和自律品格、自信性格的养成作为育人的首要任务,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让每一名学生在重要的人生阶段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是师市新创建的一所全寄宿制公办高中,由江苏省镇江市对口援建,是镇江援建史上体量最大的单体援疆项目。2018年7月,学校迎来首批800名新生,实行“名校长+管理层+骨干教师”组团式教育援疆模式,在支援地江苏、受援地新疆都属创新之举。
“润心”为基 平等尊重每一个学生
“润心”强调学校润泽灵魂、润泽生命、润泽心田的教育准则。
建校以来,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就提出“品行端 习惯良 基础厚 能力强 身心健 有特长”的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首先要有润心植绿的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平等对待每个人,关心爱护每个学生,严禁讽刺挖苦甚至歧视家庭困难的学生,严禁给学生贴“标签”。学校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通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三全育人”举措,实现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配合,人员上人人参与、时间上相互衔接、空间上全面覆盖的育人格局。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成立以来,团辅学生720余次,个辅学生千余人次,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朱万喜说:“我们设定了三个层面的育人目标,一是‘成全’人,让学生高中三年能健康、充实、有尊严地度过,为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保障,让能飞的飞得更高,能跑的跑得更快,不能飞不能跑的,走得更稳更远。二是‘全’成人,让老师看到学生的‘差异’而不是‘差距’,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必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能提高,但不必是同步提高;每一位学生都应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规格。三是成‘全人’,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度,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把学生培养成为爱祖国、懂感恩、有责任、能担当的全面发展合格公民。”
“润物”为调 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润物”强调学校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
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注重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每学年学校的校园环境布局、每学期班级文化氛围布置,如石刻文化、灯箱文化、教学区读书角等,都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气息,展现书香校园的意蕴。同时,加强精神文化引领,举办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读书节,唤起师生们的阅读自觉。
学校高度重视环境育人功效,对楼宇、道路、LED大屏进行精心设计和布置,重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定期更换每个班级的电子班牌和黑板报,并结合班级特色和节日特点,强化文化艺术熏陶。同时,从沟通情感、创造和谐教育氛围等方面,营造学生成长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学校还建立名校长廊,让学生感受名校的力量,激发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润行”为范 加强育人队伍建设
“润行”意为“有品质的举止行动”,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人,也是立德树人的首要把关人。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实行校长室—学生工作处—班主任的条线管理制度,通过每周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明确管理职责,总结上阶段工作,布置近期工作重点,并及时宣传新动向、新举措,引领教师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学校坚持开好“四类会议”,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德育论坛交流分享会,每学期定期家长会,每学期组织德育网络培训学习会。
为全面提升年轻教师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学科素质、工作技能和教育管理能力,学校定期举行“德育论坛”,分享交流德育经验,成立“德育沙龙”,开展以“理想、责任、敬业、奉献”为主题的业务培训,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德育管理活动;举办班主任主题班会比赛和助理班主任德育方案设计比赛,提升教师德育素养和德育技能。学生工作处和团委定期开展培训,使学生主体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加各种组织和社团活动,定位自己的舞台,锻炼能力。
学校小红帽志愿服务社团,在学生社会公益和自我管理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评为年度校园十大新事之一。
“润志”为标 强化活动育人效果
“润志”既是当前高中教育工作中的着力点,也是学校“为学生发展奠基,为民族振兴尽责”的办学理念。
办学以来,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通过开展“好习惯伴我行”“JING楼行动”等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举办读书节活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人文素养,在“中华魂”征文活动中囊括师市一等奖;开展艺术节活动,提升学生艺术水平和美育修养,其中元旦文艺汇演全球直播点击率达28.65万人次;举办体育节活动,提升学生竞技水平和身体素质;开展科技节活动,提高学生科技素养和科技水平;通过劳动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举办传统节日活动,培育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开展夏令营研学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润英”为准 创新育人评价机制
“润英”意为“培养英才”,强调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大胆创新评价机制,打破以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实现评价内容结构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引领学生思品发展。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关注每位学生发展的过程,用多维评价来发现学生的亮点,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使评价结果更全面系统,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学校通过实施“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即孝老敬亲好少年、助人为乐好少年、勤奋好学好少年、诚实守信好少年、自强自立好少年、环保节约好少年、文明礼貌好少年、民族团结好少年,大力宣传典型事迹,形成“崇尚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风尚。
学校还通过评选“责任担当的小主人、家务劳动的小主人、岗位劳动的小主人、社区劳作的小主人、未来生活的小主人”,提高学生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