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克达拉讯(特约记者 沈睿燕)“2019年平均亩产1300公斤,平均每公斤售价16元,亩效益14900元;2020年平均亩产2300公斤,平均售价16元,亩效益30900元,一级果率90%以上……”10月22日,听着六十二团三连景曦观光园近三年来的收益介绍,观摩人员脸上写满了惊叹与艳羡。这是师市在林果业发展中注重抓品质、强服务、树品牌、拓市场带来的喜人成果。
师市林果业现有结果面积22.4万亩,2020年新建园0.4万亩,林果种植面积已占到师市耕地总面积的12%,成为师市“三足鼎立”产业格局中的重要一“足”。优越的地理、光热、物候条件让这里不仅有着苹果、桃、葡萄、树上干杏、西梅等丰富多样的水果种类,还使水果有着上乘的品质和口感,以香甜可口的“四师味道”让“瓜果之乡”名副其实。
师市果品的优良品质既得益于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生长条件,也得益于师市致力于不断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业。为推广应用现代化栽培技术,师市出台了《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林果业标准化栽培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并积极引进林果类龙头企业将实施意见落地落实,与新疆景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合作,先后在六十二团、六十六团建成标准化栽培示范园,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联结机制,引领带动连队、职工开拓市场,提升林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果品商品率、优质率。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实施后,“五统一”取消,职工在种植作物等方面有了经营自主权。但改革也同时对新技术的高效推广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师市通过有侧重地搞试点、抓先进,先后在七十八团、六十六团建起“三优”果园基地,在六十二团、六十四团扶持推广葡萄“厂”字型栽培技术,逐步打造林果业态精优特新格局。
师市先后制定《四师标准园检查验收办法》,出台《葡萄标准园建设标准》《苹果标准园建设标准》等技术标准,并对标准园进行规范管理,使林果产业化水平提升有方向、有标尺。在政策和资金扶持下,师市近几年林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目前已有林果业合作社47家,标准园建设面积从2万亩发展到17.6万亩,苹果、葡萄新技术推广应用面积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2万余亩。
在抓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作中,师市引导团、连两级和职工群众坚持市场导向,实现果品优质优价。特别是今年,师市在林果业发展中提出“产业链前端抓品质、优品类,中间强服务、重引导,后端树品牌、拓市场”的思路。主栽果品桃、苹果、葡萄、西梅面积13万亩,依托栽培管理新技术,取得总产近18万吨的好收成。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成熟上市的果品面临销售难题,师市党委及相关部门主动靠前服务,统筹做好“线上线下”销售协调、引导,形成了果品采摘有序、物流渠道畅通、销售工作平稳的良好局面。
“在师里的积极协调下,今年我们团80%的果品都成功销往九鼎市场等疆内大型水果批发市场,20%的果品销往疆外。”六十一团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郑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