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岩 通讯员 王进鹏)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各种农作物也 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棉花、制种玉米、甜菜、水稻、油菜、黄豆等作物茎秆粗壮、叶片肥大,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
为抓好秋季作物生长,师市农业农村局在“早”字上做文章,在“管”字上下工夫,夏收一结束,就组织各团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指导职工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在秋季作物生长的各个关键环节,采取包片、包连、包户等形式,对职工实施全程技术服务,动员职工对秋田勤管、细管,熟练掌握制种玉米、水稻等作物的高产技术。师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强化上门服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团入连,指导农户追施速效肥料,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结合喷施除草剂彻底清除田间杂草,并加强对农作物病害的预防指导。强化技术培训,传授农作物生产有关知识,对种粮大户及土地流转大户开展田间管理知识培训。
七十七团优化种植结构,引进优良品种,加大农业科技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22万亩马铃薯、油菜、苜蓿、中草药长势喜人。七十一团注重提高科技含量,从精选玉米种子到田间管理施肥等,全部实行机械化,9.86万亩商品玉米长势好于往年。
六十二团、六十四团、六十七团等种植制种玉米的团场,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良种、良法、良机、良田相结合,为秋季作物夺取丰收插上科技翅膀。
七十团、七十三团等团场立足“加强田管、防控病虫、防灾减灾”,重点抓好旱田管理,围绕制种玉米保粒数、增粒重,消灭杂草,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分类追肥,加速农作物生育进程;合理控制好水、肥,保成蘖、保穗数、攻大穗、攻粒数、攻粒重,保产量等工作。? 六十六团、六十八团两个水稻种植团场强化科技指导,狠抓优良品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落实,同时,重点推广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印发管理技术资料5000余份,培训人员600人次,做到了技术培训到人、措施落实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