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爽 特约记者 张晓婷
从理论武装到新闻舆论宣传,从精神文明建设到文化阵地建设再到融媒体建设……翻开2019年师市宣传文化工作长卷,亮点闪耀、鼓舞人心。在师市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下,师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职责使命,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线,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思想引领 以理论滋养初心
师市坚持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毫不动摇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逐步改变以往课堂教学式领学模式,深入开展学习讨论和互动交流。在此基础上,中心组成员主动到所在党支部和基层连队开展专题领学、上主题党课等活动,向基层传播党的声音、分享学习心得,以“关键少数”带动多数,使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成为师市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坚持把理论学习与专题调研结合起来,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连队和社区,在田间和巷口、在干部职工群众中认真检视工作,找出问题、立查立改,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师市以党员领导干部为主体成立党委宣讲团,同时结合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微宣讲宣传活动,开展宣讲报告会500余场次,累计近12万人次聆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方针政策传递给群众,真正打通理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凝心聚力 新闻宣传出新出彩
2019年,师市始终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线,广泛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2019年10月1日9时,师市各单位统一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从高山到平原,从边防哨所到军垦新城,数万名干部职工群众同升国旗、同唱国歌。升国旗仪式后,基层单位纷纷开展国旗下的主题演讲和《我爱你中国》快闪活动,对祖国的表白和祝福声响彻师市。
师市以《伊犁垦区报》、师市广播电视台和“可克达拉新闻”微信公众号为主阵地,开设专题栏目,广泛收集和挖掘新闻线索,刊播“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报道611篇,积极向“学习强国”平台投送稿件,全年选用稿件101篇。策划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两部快闪微视频,激发起军垦前辈、在外求学和工作的可克达拉人强烈的情感共鸣。紧抓“可克达拉大桥正式通车”大事,提前采写新闻通稿,在正式通车后两小时发布图、文、短视频并茂的微信推文,阅读量突破8万,文章同时获得中央驻疆媒体广泛刊播转载。
2019年12月28日,师市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高起点的硬件建设成为讲好师市故事、传播好师市声音、展示好师市形象、师市舆论引导新高地的重要保障。
创新宣传 为城市建设发展助力
2019年6月1日,师市以“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为主题邀请中央驻疆,自治区、兵团和伊犁州20余家主流媒体赴可克达拉市集中采访,有效提升媒体对城市发展变化的持续关注度,为此后提升可克达拉市在中央、自治区和兵团主流媒体曝光率奠定基础。
2019年6月和9月,先后邀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题研究组、中国男子篮球队主教练杜峰、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等国内各界知名人士到可克达拉市,不断扩大可克达拉市的“朋友圈”。
2019年,师市协办了代表全国雕塑艺术最高水平的“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之“走进新疆——全国民族大团结雕塑展”,开展期间吸引疆内外观众3万余人次,社会反响热烈;协办第三届丝绸之路发展论坛(首届)可克达拉城市论坛,以“一带一路建设与城市竞争力”为主题,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80余人齐聚可克达拉市,为城市建设运营管理等提出宝贵意见。面向社会开展“爱上可克达拉”主题诗歌征文、主题书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发布城市卡通形象征集公告等;制作了一批“爱上可克达拉”主题楹联集、影像册、诗集、城市手绘地图、卡通形象公仔等“可克达拉礼物”;邀请知名音乐人创作《让世界爱上你的美丽》《可克达拉美如画》两首城市歌曲,摄制城市宣传片、微电影、快闪微视频等适于网络传播的宣传产品。
多行业共同发力助推“可克达拉”元素走向外界。师市知名旅游商品斩获“2019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银铜三大奖项,为可克达拉再添美誉。伊力特冠名新疆男篮签约仪式在可克达拉市举行,伊力特优质产品、秀美师市的美好形象通过新疆男篮走向全国;“远方的家”——镇江万人游四师可克达拉市活动架起了对口援建城市民间交流互访的桥梁。
成风化人 文明风尚流淌新城
环境之美形于外,人性之美化于内。师市一直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组织“学雷锋”志愿服务以及“新时代好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绿书签行动”等教育实践活动。积极申报2019年度团场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六十七团中学成功申报并获得中央专项资金支持15万元。六十七团、六十九团等13家单位获得兵团第二届文明团场(镇)、文明连队称号。
在全国上下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热烈气氛中,师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探寻兵团红色初心,讲好身边模范故事,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老兵精神、胡杨精神。充分发挥师市各级红色教育基地作用,重点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七一”主题党日、“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等,组织了“重温入党誓词”“爱祖国游家乡”“老军垦游新城”“带着亲戚游新城”等活动。2019年,仅七十二团红军团纪念馆就接待游客达4万余人次。
用身边的道德榜样,传递昂首前行的力量。大力讴歌师市先进典型人物事迹,跟踪报道以军垦一代闫欣秋为代表的“老百姓宣讲团”义务宣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故事,向兵团党委宣传部推荐师市“最美奋斗者”努尔古力·居马汗、罗建忠。结合师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基层挖掘职工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陆续推出全国优秀教师、六十九团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李敏,不求回报服务患者的老军医邰毅,三代不忘初心的七十六团护边员草克特格斯,“小切口”发掘职工群众身边具体生动的典型,以可见可学的榜样标杆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切实发挥榜样作用,壮大主流舆论,传播主流价值。
坚定文化自信,不断丰富师市文化阵地建设。组织举办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开展第四届兵团文化能人推荐选拔工作,2019年,师市9人荣获“第四届兵团文化能人”称号;六十八团四连在兵团农家书屋10周年表彰中荣获“示范性农家书屋”称号,七十一团社区工作人员李红荣获“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称号。
“疫情”大考 跑出防控宣传加速度
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师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根据师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统一部署,迅速进入战斗状态。组建“四师可克达拉市防疫阻击战宣传战士”微信工作群,师团工作实现“云”联动,根据防控工作各阶段任务变化,科学制定工作方案,不断更新工作重点。近三个月来,宣传战线全员在线,对工作部署零秒响应,比学赶超、群策群力,在疫情“大考”面前展现出了宣传思想文化队伍的优良作风。
师市各主流媒体先后开设“众志成城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专栏,与伊犁州主流媒体同步开设“兵地携手共战‘疫’”专栏,整版面、全时段刊播疫情防控相关宣传报道。建立完善以“可克达拉新闻”微信公众号为依托,1个官方抖音账号,21个团场(社区)、单位微信公众号、619个微信工作群,219名抖音通讯员和166名网络宣传志愿者组成的师市、团场(社区)、连队网络宣传矩阵,争取零接触宣传引导的最大覆盖面。师市、团场全媒体第一时间刊播《致师市各族职工群众的一封信》和《再致师市各族职工群众的一封信》。连队“大喇叭”日均播出疫情防控相关知识6小时,师市49个LED屏、33辆流动宣传车、133个移动音箱服务防控宣传。基层利用走访登记、便民服务累计发放宣传单(册)30余万份,张贴海报2.5万张、悬挂横幅2000余条,营造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浓厚舆论氛围。
期间,宣传报道了《疫情当前,有这么一群人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加油》《六十六团支援小哥孙江的“驰援路”》《志愿服务大“疫”前显大义》《我们在家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凯旋》等一批反映师市各族职工群众抗疫的感人故事;征集并制作发布了来自基层的原创漫画、冬不拉弹唱、图文、短视频、抖音等宣传作品,发起“你在家不是隔离,是战斗”网络互动活动,形成了抗疫有我的群防群治浓厚氛围。
新时代,新征程。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师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宣传工作新使命,不断凝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奏响拼搏奋进最强音,奋力谱写出师市赶超发展的新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