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兵团要闻 >> 详细内容
夜色沉静文筑新城——可克达拉市成立五周年系列报道之“以文化城”篇
发布:2020-04-21 来源:第四师  作者:伊犁垦区报  编审:admin  浏览量:557 

本报记者 赵爽 通讯员 赵鑫

“你看看,这里环境多优美,真是‘处处是景、步步入画’。”像往常一样,4月9日,家住可克达拉市宏福众安小区的居民林华华早早起床,惬意地融入到晨练队伍中,尽情享受着可克达拉“三年有模样、五年大变样”带来的环境蝶变、文化成果。

“可克达拉处处是风景,处处有文化。”《光明日报》驻新疆记者站站长王瑟曾这样形容可克达拉市。

文化育人润泽心田

可克达拉市立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向西开放桥头堡、伊宁市和霍尔果斯市中间“金三角”的区位优势,立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多元文化汇聚的条件,全力构建“三轴、两带、六大功能分区”城市布局,塑造“一城灵动水、一幅美景图、一个花园城”的城市形象。

从建市之初,可克达拉市便紧密结合山、水、路、人、文、物等诸多元素,紧紧围绕生态、产业、文化、服务等工作重点,全面铺开。

五年来,可克达拉市秉承“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产兴城”的发展思路,围绕生态、产业、文化、服务等工作重点,从功能分区、建筑风格等方面入手,推动“多规合一”,绘制城市建设“一张蓝图”。

五年来,可克达拉市全力建设伊力特白酒文化馆、伊珠葡萄酒文化馆、伊帕尔汗薰衣草博物馆、北山坡空中草原、特色薰衣草小镇、农业迪士尼主题公园、伊犁河湿地公园等精品项目,将优势一产、二产和自然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品牌。

五年来,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可克达拉市先后承办东方歌舞团“情系兵团·美在东方”慰问演出活动,举办“走进新疆——全国民族大团结雕塑展”“爱上可克达拉”书法美术摄影展等大型文化活动以及可克达拉市首届汉唐文化美食节等。

五年来,先后建成可克达拉镇江高级中学、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可克达拉市幼儿园等优质资源,形成文化教育高地。

2019年4月,历时两个多月的“爱上可克达拉”全国诗歌征文大赛评选结果揭晓,掀起全国诗人、作家看可克达拉、写可克达拉的热潮。此次大赛邀请了全国知名诗人、评论家沈苇、耿占春、何向阳、高兴、汪剑钊等担任评委,最终伊犁著名青年诗人王兴程创作的《当我写到可克达拉》一举夺冠。

多年来,师市在落实“文艺精品工程”上下足功夫,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注重文化内容原创生产,在文学、剧本、词曲、美术等领域精耕细作,打造师市文化经典之作。

师市文联工作人员孙甜甜说:“201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师市文联编辑出版了《‘爱上可克达拉’影像册》《‘爱上可克达拉’名家书法集》;举办‘爱上可克达拉’师市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共展出130幅作品,为可克达拉市的文化增添亮色。”

用文化提升城市魅力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歌声见证着可克达拉市的巨变。这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东方小夜曲”的《草原之夜》,半个世纪前就让可克达拉走向了世界,且为这座城市根植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年时间,师市实现了由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的华丽转身,成为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现代化新城。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文化、英雄文化、军垦文化、西域文化、草原文化……来自五湖四海的一代代四师军垦人带着各自的文化相汇于此,汇聚成文化的海洋。

建设之初,可克达拉市就将文化作为城市建设的“灵魂”,传承“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着力打造先进文化示范区。立足绿色品牌,做好文化点缀,邀请王蒙、吴为山等24位知名作家、雕塑家、书法家为市内亭台石桥题字45幅。

适时举办器乐、舞蹈、歌唱、征文等全师性群众文化赛事,打造群众文化赛事品牌。同时,加大可克达拉市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借助多媒体,通过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制作播出宣传片、微视频、画册、公益广告等,开展师市形象片、推介词、广告语,以及可克达拉印象、可克达拉故事、乐游记等美文、美图、视频、抖音、微文征集选播活动,丰厚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不断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建立健全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需求、反馈机制,促进师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

据师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2019年,师市接待旅游总人数281万人次,同比增长53.1%。对于一座年轻的城市来说,这组数据就是最好的鼓励和嘉奖,也足以体现这座城市的魅力。

师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吴志君说:“2020年,我们将立足可克达拉市‘中亚湿岛·交响夏都’的城市定位,突出‘以文化城’的城市内涵,依托师市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系列文化艺术品牌。”

文化惠民收获满满获得感

近年来,可克达拉市紧紧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万家等主题,持续深化文化惠民服务,常态化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送图书、送戏曲、送电影、送演出、送春联到基层连队、社区,广泛组织周末广场电影、百日广场文化、文化讲坛、好书推介、诗歌朗读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

2019年6月3日,“走进新疆——全国民族大团结雕塑展”在可克达拉市开展,半年的展出让可克达拉市的旅游“热”了起来、文化“火”了起来,实现聚人气增活力促开放的多赢之势,达到“看过新疆,最爱可克达拉”的效果,把可克达拉市建成一座“值得来”“想停留”“不想走”的城市。

的确,可克达拉变绿了、变美了、变热闹了……每一个可克达拉人,每一个到过可克达拉的人,都会心生赞叹。

在可克达拉市,最先落成的建筑是“三馆一中心”,即城市规划展示馆、图书馆、档案馆、金谷文化中心,这也是这座城由内而外蕴含的魅力所在。

2018年10月20日,首届“一首歌、一座城”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金秋经贸洽谈会举行。当天晚上,“一首歌、一座城”首届可克达拉草原之夜音乐会精彩上演。仅仅两个月时间,师市就在金谷文化中心连续举办了三场美术书法摄影展览。

六十六团职工张云说:“一场接着一场的文化大餐让我们大饱了眼福,也提升了这座城市的整体品位。”

是啊,走到可克达拉市的每一处,你都会发现她独特的魅力,当你走进公园,国内名家撰写的楹联随处可见,这些“细小”的“装饰”在文化上与内地发达地区接轨,从内在提升了城市品位。

当你走进市政府办公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中央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雕塑的毛泽东铜像。吴为山先生创作的另一尊雕塑作品《王震将军》则屹立在城市规划展示馆……“文化”的内涵在这个城市处处体现。

在这座魅力新城中,一砖一瓦都打上了“可克达拉烙印”、一景一园都讲述了“可克达拉故事”、一街一巷都凸显“可克达拉特色”。可克达拉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花团锦簇满园春的繁荣景象,文化——可克达拉这张靓丽的名片,正向世人展现着兵团人建城戍边的不朽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