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岩 通讯员 王静鹏
2019年,师市预计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07亿元,同比增长7%。种植业、果蔬园艺业、畜牧业产值比达到38∶30∶32,畜牧业果蔬园艺业产值比重达到62%,形成了种植业、果蔬园艺业、畜牧养殖业“三足鼎立”的格局。
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稳粮、强畜、精果、优特、促加工”的农业结构调整方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稳定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努力做精特色林果业,全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结合休闲农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抽雄机对制种玉米进行抽雄 李岩 摄
师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5.2万亩,预计总产78万吨,同比增长1.3%。玉米种植面积48.92万亩,预计单产993公斤,总产48.58万吨,同比增长17.29%。棉花种植面积16.57万亩,同比增长18%;皮棉单产148公斤,总产2.45万吨,同比增长12%。食葵、马铃薯、蚕豆、中草药、甜菜、亚麻、香紫苏等特色作物面积达16万亩,亩产值达2000至3200元。2019年申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9.5万亩,总投资1.4亿元。拨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共计9751.1万元,大大提高了职工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做好农业服务。制种玉米、甜菜、棉花等作物模式化栽培全面推广,匀水匀肥技术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推广,精量播种、膜下点播技术全面铺开,滴水出苗和卫星导航播种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棉花降密度模式栽培得到认可,制种玉米机械抽雄栽培模式得到推广;葡萄“厂”字型栽培和苹果“三优”栽培新技术推广面积进一步加大。
师市林果业面积达20.82万亩,去年,总产33.19万吨,预计产值达27.82亿元。现有标准园面积17.6万亩(含三十六团),占师市林果业总面积的64.8%。标准化果园示范建设集中在六十二团、六十四团、六十七团、七十团、七十八团等团场。师市农业农村局先后组织师市团场召开各类培训8次,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及种植户500余人次。新增新技术推广标准果园6410亩。其中,葡萄“厂”字型500亩、“三优”果园110亩、红枣标准园5000亩、桃树标准园500亩、包金香梨300亩。师市果品提质增效工作得到兵团认可,特邀师市农业农村局承办了兵团北疆片区果品提质增效现场会。
师市农业专家观察作物长势 李岩 摄
师市大力推广林果新技术,葡萄“厂”字型和苹果主干结果栽培模式得到大面积推广,果品品质整体提升;坚持示范引领,实现从行政推动到职工自主。先后在七十八团、六十六团建立“三优”果园基地,六十二团、六十四团扶持推广葡萄“厂”字型技术。师市标准园建设面积达到17.6万亩,苹果、葡萄新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到2万余亩。先后建成景曦农业观光园、六十二团葡萄“厂”字型示范园等示范基地。坚持培训优先,实现种植模式标准化。针对前期职工群众固守传统栽培模式的问题,师市利用各大院校资源,连续7年邀请中国农业大学葡萄专家段长青、河北农业大学果树专家孙建设等国内知名专家来师市开展各类培训。同时,通过“科技之冬”培训班、培训会、现场会、座谈会等形式传授标准化种植模式,使标准化的种植模式深入人心。师市高度重视林果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继续扩大标准园建园规模,支持新技术推广应用。去年,师市本级财政拨付60万元用于新技术推广应用奖补,奖励对象为团场示范园、标准园,通过能人带动,激发职工群众对林果业新技术应用的热情。
六十三团六连“两委”班子成员在职工棉田里进行技术指导 李岩 摄
去年末师市预计存栏各类牲畜103.14万头(只),同比增长3%;肉类总产量达6.41万吨,同比增长4.7%;牧业总产值35.5亿元,同比增长7%。以创锦牧业为龙头,发展良种化、规模化养殖;强化兽医社会化服务和牧业发展能力提升,为养殖户生猪、牛羊销售提供收购价格、疫情监测等信息;进一步加强与疆外省市联系,实现生猪“点对点调运”,方便养殖户畜禽调运,确保猪价平稳“落地”。
实施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后,改革成效充分显现,改革红利进一步得到释放,职工群众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地里种什么、农资买谁的、产品卖给谁,都由职工说了算,大大提升了连队生产力。土地确权让职工吃上了“定心丸”,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职工成为土地的主人,更加爱地、养地、护地,亩成本较改革前平均减少200至300元,收入增加400元左右;改革使合作社发展有了活力,打破了原来团场和连队封闭管理的壁垒,农工合作社发展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科技引领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科技造福农业,向着高端农业转,师市正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征程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