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垦区报记者 陈重武
“姚队长,都到家门口了,快进来喝碗奶茶,再去走访!”6月28日,师市“访惠聚”驻六十二团甘露社区工作队队长姚波和队员像往常一样进行入户走访时,路过居民玛依拉·木沙家门口,被玛依拉·木沙热情邀请。一句亲切的问候散发着浓浓的情谊。
这样热情洋溢的邀请,工作队在甘露社区经常能碰到。姚波及工作队队员明白,在入驻甘露社区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全身心围绕“访惠聚”重点工作,做好社会稳定、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等工作,工作队已经与社区各族居民的心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我们一起努力,帮你过上好日子”
“最近工作顺利吗?”“多亏了咱们工作队,让我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姚波和玛依拉·木沙聊了一阵。从没有工作到电信公司六十二团营业网点上班,每月收入2000多元,玛依拉·木沙十分感谢工作队。
玛依拉·木沙成家后一直生活在甘露社区,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家照顾3个年幼的孩子,家中仅靠丈夫外出打工维持生活,经济十分拮据。
免费为居民赠送并悬挂国旗 李文欢 摄
去年工作队入驻社区后,在走访中了解到玛依拉·木沙的家庭情况后,便与玛依拉·木沙家结成对子。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姚波和工作队队员就带上生活必需品到玛依拉·木沙家中探望,了解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同时,工作队还利用空闲时间向她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以及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她时时刻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经过多次走访之后,工作队对玛依拉·木沙也越来越了解。当得知玛依拉·木沙一直想找一份离家近还能照顾到家庭的工作来补贴家用,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苦恼的消息后,工作队时常鼓励她要树立信心,尽快帮她找到合适的工作,改变生活现状。“你能把3个孩子照顾得这么好,而且勤劳肯吃苦,我们一起努力,帮你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让你们一家过上好日子。”姚波鼓励玛依拉·木沙说。
偶尔一次,姚波得知六十二团团部一家电信公司营业网点在招业务员,兴奋地立即与电信公司进行对接。经过一番努力,玛依拉·木沙终于成为这家营业网店的一名工作人员。
一个月后,玛依拉·木沙拿到自己打工挣来的2000多元钱,兴奋地第一时间赶到工作队办公室,连声对姚波及工作队队员道谢。
一年多过去了,如今的玛依拉·木沙,已不只是整天围着灶台转的家庭妇女了,而是一名工作积极、性格开朗的上班族。
“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的实事”
“姚队长,你看,我们的户口簿上有小女儿迪丽孜巴的名字啦,现在再也不用担心她上学的问题了,你们工作队,亚克西!”4月15日,甘露社区居民买丽哈巴·赛都拉带着自家的户口簿来到工作队办公室,激动地向姚波诉说着小女儿落户的好消息。
工作队进驻社区以来,由于社区流动人口多,姚波一直坚持每天带领队员进行走访入户,摸排流动人口,倾听百姓诉求。
环境大整治 李文欢 摄
在走访中,工作队了解到买丽哈巴·赛都拉和丈夫依马木·开热在地方村结婚后,一直生活在六十二团甘露社区。结婚多年来,却由于各种原因,3岁多的小女儿迪丽孜巴一直没有落户,转眼迪丽孜巴就要上幼儿园,如果孩子的落户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就要耽误上学,为此买丽哈巴·赛都拉整天愁眉苦脸。
工作队得知这一情况后,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经过兵地多方协调沟通,最终在今年4月初,解决了迪丽孜巴落户难的问题。
3年来,困扰在买丽哈巴·赛都拉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了,得知女儿落户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将这好消息告诉了工作队。
工作队还向买丽哈巴·赛都拉宣传计划生育等相关政策和规定,告知她办理落户的相关程序。
“能将政策导向告知居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不仅拉近了干群距离,还结交了朋友。我们会继续深入群众,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的实事。”姚波说。
工作队考虑到买丽哈巴·赛都拉家孩子多,家庭比较困难,便与她家结成帮扶对子。去年冬天,工作队筹资为买丽哈巴·赛都拉家购买3吨“暖心煤”,确保买丽哈巴·赛都拉和孩子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得知买丽哈巴·赛都拉家的供暖泵坏了,工作队连夜修好供暖泵……
久而久之,工作队的一次次帮扶善举融化了买丽哈巴·赛都拉一家人的心,他们也渐渐把工作队队员当成自己的亲人,情感的不断交融,让他们有时还跟工作队队员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有困难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躲躲闪闪不好意思说,遇到难题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工作队,听听工作队的建议,逢年过节,买丽哈巴·赛都拉还与工作队队员们一一通电话互致节日问候,过年时还邀请工作队队员们到家里做客。
“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5月20日,对于甘露社区年近80岁的低保户居民紫爱英一家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当天清晨,姚波带着工人来到紫爱英家中,一起动手给紫爱英家常年漏雨的屋顶做防水搭建了彩钢顶,并将房屋进行了加固。
屋顶修好之后,紫爱英感动地说:“感谢工作队的帮助,我们再也不怕房屋漏水啦。”
民生连着民心。社区的孤寡老人多,他们始终牵动着工作队每位队员的心。紫爱英和两个儿子都患有青光眼,自老伴去世后,3人仅靠低保维持生活,虽然扶贫政策给紫爱英一家生活带来了极大改善,但由于缺乏劳动力、负担重,家里只要有大事小情,生活就显得捉襟见肘。
居住的房屋由于风吹日晒,年久失修,屋顶出现了裂缝,遇到雨雪天气,积水不能及时排出,房屋经常漏水渗水。
得知紫爱英一直想把漏雨的屋顶修好,但苦于没有多余的钱和劳力,加之一家人视力不好,一直没修缮,工作队利用为民办实事资金将紫爱英老人漏雨的屋顶搭建了彩钢屋顶,并对房屋进行加固,解决了房屋常年漏雨的困扰和安全隐患。
工作队副队长谭先涛说:“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帮社区居民解决困难,我们工作队也就安心了!”
为了让紫爱英老人一家能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工作队还自筹资金为老人购买了4吨燃煤。
姚波说:“只要是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我们都要想办法解决,从一点一滴做起,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工作队为社区居民办理的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群众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正如姚波在民情日记中写的:“群众的信任是对我们工作队最大的嘉奖,也激励着我们更好地做好今后每一项工作,服务好辖区居民,真正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